分享

夜读|愿为你梳三千青丝

 星辉斑斓之星星 2017-11-20

梳子在中国古人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把精巧的梳子,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

梳篦(bì)都是整理头发的用具,齿稀为“梳”,齿密为“篦”。这一便利的发明出现得极早。明徐矩明《事物原始》引《实录》云:“夫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意。”这里说的赫胥氏,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之一。

另外,也有说梳子是轩辕黄帝的王妃方雷氏发明的。据传,她在一次大餐后偶然捡起了掉在地上的大鱼骨,在头发上理了几下以后发现乱蓬蓬的头发一下就顺了,便受到启发,命工匠把木头制作成鱼骨形状,用来梳头。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出土的透雕象牙梳

传说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梳篦确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发明,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

商代骨梳

对栉(梳子和篦子的总称)用法的详细记录,可以在《礼记·玉藻》里找到:“日五盥,沐稷而靧(huì)粱,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天洗五次手,用洗稷(一种谷物)的水洗发,用高粱水洗脸,湿发时用白木梳,头发干了就用象牙梳。可见,周时就已经很讲究,不仅有了木梳、象牙梳,还按头发质地细分了使用范围。

其实,梳子的材质还有许多。在古代,富人大多用金、银、玉、动物角、名贵木材等材料制作梳子,而普通人家多用普通的木材或是竹子

唐莲花纹玉梳

唐代嵌宝石象牙金背梳

南宋包金半月形木梳

南宋半月形玉梳

起初,梳子的主要功能是整理头发,但这种别致的用具逐渐演变成为头饰。梳、篦与簪、髻、钗、珠花、金钿、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八大发饰。

以梳篦为饰品,在唐至后五代时期达到了顶峰。女性头上可以戴上多个形态不一的梳子,形成复杂的发型。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宫词》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诗人元稹也写道:“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从这些句子不难看出,插梳为饰是当时的风尚。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 (赵佶摹本)中,女子头戴金银、玳瑁等制成的插梳

元周朗《杜秋娘图》(局部),画家描绘了想象中的唐人插梳

唐代金錾花篦

北宋时一度流行冠梳,喜欢把冠和梳子搭配在一起使用。这种发型用漆纱、金银、珠玉等材料制成垂肩高冠,在额发上插放梳子,梳齿上下相对,多时达到四至六把。由于插梳过长,左右两侧皆插,加上高髻、峨冠与及诸多首饰,这种装束不仅奢靡,而且成为累赘。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就记载,宋仁宗时期,宫女们插在头上的角梳(羊角或牛角制成)竟然有一尺以上的长度。仁宗“亦恶其侈”,规定不能以角为梳,且长度不得超过四寸。

宋代双狮戏毬纹银梳

宋代缠枝牡丹纹簪式金发梳

明代金镶玉嵌宝金背木梳

梳篦有过极端的华丽,也在日常生活中返璞归真,成为爱情、亲情的见证。古人把头发称为“青丝”,取“情思”的谐音,送梳篦包含着互许终身、白头偕老之意。

古时候,梳篦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

另外,古代女子出嫁前,家人会为她梳头。“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梳子寄托着家人的美好祝愿,传递着朴实的亲情。

“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余名之曰鬓师眉匠。”(《清异录》)古时候,梳子不是女子独有,男人也会随身携带,以便整理仪容。陆游便在诗中多次提到梳发,有“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等流传后世。

发宜常梳。这不仅是为了整洁美观,也是利于健康的好习惯。苏东坡就很推崇梳头的养生作用,其《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诗写道:“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就是在说,散开长发频频梳理,梳得头脑清醒、筋骨强健,秋风露气吹到白发根上,头发也长得更加茂密。

最后,奉上精美梳篦一组

(图片整理自网络,不是广告,没有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