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璈其人其联

 七彩阳光3109 2017-11-21

刘璈(1829-1887)字凤翔,号泳山,别号兰州。湖南临湘(今云溪区云溪乡建军村文家冲)人,幼承家学,饱读诗书,爱习拳练棍,闻名乡里。24岁从军,被左宗棠聘为“记室”,深受其赏识。后因功授留浙候补道。1864年任台州知府,在任九年,多有建树。1874年任江苏候补道。1878年前往西北,被委任兰州道员。1881年被选调台湾兵备道。1885年4月清廷任命淮军将领刘铭传任台湾巡抚。由于湘、淮军门户之见,刘铭传一到台湾便以不实之词对刘璈进行了弹劾。因左宗棠逝世,淮军首领李鸿章正受重用,清廷偏听偏信,刘璈被“奉旨革职,籍没家产”,先“拟斩监候”后“改流黑龙江”,一年后在悲愤中病逝。死后,台州绅民在东湖之滨立祠祭祀他。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他写了鸣不平的赞词,称他为“君山之精,湘水之灵”。刘璈在台其间著有《巡台退思录》三卷。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湖南湘阴县左家土段人。二十一岁中举,以后三次入京应试落第。清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钦差大臣总督陕甘、新疆军务,东阁大学士诏任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兼通洋通商大臣等。卒谥文襄。著有《左文襄公全集》。1885年左宗棠因对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和约》,不满而上书朝廷,遭到驳斥。忧愤至病,同年9月初5逝世。

左宗棠病逝后,刘璈挥泪痛挽一联:

相业亘古今,只凭忠耿一心,内攘外安,尽瘁手擎天柱赤;

恩知愈骨肉,适值冤埋三字,山颓水坏,望洋泪涌海涛红。

联语高度赞扬左宗棠一生咤叱风云,驰骋边疆,保家卫国的耿耿忠心,同时也对左宗棠知遇之恩深表感谢,左宗棠因李鸿章丧权辱国愤死,自己也象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三字陷害那样,被朝廷罢职,流放黑龙江。忠心为国反被罗织罪名,真是没有天理。联语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哀伤中透出怨愤,鸣冤叫屈,呼唤公道。

刘璈另有一副:

题西湖左文襄公祠联

尽瘴佐中兴,丞相祠传青史远;

受知成往事,孤衷泪洒黑江寒。

左公祠建在西湖白沙堤北,今西泠印社之左。清穆宗赐有“旂常懋绩”匾,慈禧太后赐有“忠忱一德”匾,又御赐有“恪矢公忠”匾。

联语讴歌了左宗棠辅佐朝廷出生入死鞠躬尽瘁之精神,也倾诉了自己跟随左宗棠忠心为国,却被革职流放的冤情。从联语中可以看出当年淮军与湘军之间的明争暗斗的迹象。

刘璈死后,湖湘名士吴獬撰写了两副对联悼挽。

吴獬(1841-1918),字凤笙,又凤荪,湖南临湘桃林镇三合村人,18岁补县学生员,中秀才,28岁参与编纂《临湘县志》,1873年赴省乡试,拔贡。1876年乡试中举,名列亚元,1887年任岳州金鹗书院山长。1889年赴京会试,以第十一名中进士。次年,任广西来宾县知县。1892年,任荔浦知县,任职五年,躬行实践,政声卓著,后辞官回乡,弃政从教。著有《不易心堂集》、《一法通》等。

挽刘璈之一

薏苡事茫茫,独恨吾乡,更谁塞百年弊窦;

芙蓉神落落,却恐异日,苦追思万里长城。

薏苡即薏米。东汉马援南征交趾,还军,载薏苡一车。其死后有人上书诬其所载为明珠犀角。后指因涉嫌而被诬者,谓之“薏苡之嫌”。芙蓉神,原指仙人,此处指死者妻子。联语引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被诽谤之事来比喻刘璈被排斥诬陷之实。对刘铭传弊端漏洞百出,疑窦显现无人查核,十分气愤。刘璈受不白之冤,被去军职,对朝廷来说,可谓是自毁长城。

挽刘璈之二

经太傅左文襄公,奏调多方,六十岁华何等事?

溯吾邑杨氏天官,忠冤一录,二百年来又痛君!

杨氏天宫,即杨一鹏(?-1635),字大友,号崑岑,湖南临湘(今云溪区)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任成都司礼,后升为吏部郎中,他执政掌权,量才授官,谢绝谋私欲图进身之人,被升大理寺丞。魏忠贤结党害杨,后魏被诛,杨被授为兵部左侍郎,署尚书事。杨不畏权势,敢于检举弹劾,后被升为户部尚书、总督漕运。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克凤阳,焚毁皇陵,李守奇诬告杨渎职,皇上偏信谗言,杨一鹏被陈尸街头示众。后其长子杨昌朝著《忠冤录》为父鸣冤,皇上为其昭雪,诏复原官职。杨著有《阳春阁疏稿》、《运事摘要》等。联语哀悼刘璈不到六十岁却英年早世。用同乡杨一鹏200年前被诬陷之事来佐证刘璈也是受不白之冤而死。十分沉痛,真是“二百年来又痛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