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帝文】 我和女儿一起学《易经》(一)(转)

 汇英四方 2017-11-22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外面传来的鞭炮声,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年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

 

截至昨天下午,我才放假!

 

不是公务员,但第一次享受公务员的休假制度。当外面响起鞭炮声的时候,真是有点心急如焚呀!

 

随着年龄的增大,虽然早已没有了过年的新鲜感。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只要到了腊月二十三,那种过年的紧张感是印在骨子里面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每年的人口大迁徙---春运!

 

今年的假期,除了要忙于准备年货以外,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陪着女儿一起学习《易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比较惊讶,小孩子学什么《易经》!这是疯了吧?

 

我相信,很多人会投来不可思议,甚至不屑一顾的眼神。

 

因为,一谈起《易经》,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在搞封建迷信。

 

年纪轻轻的,学什么不好,非得搞封建迷信。

 

部分亲人以及几个很要好的朋友,明的、暗的,通过各种方式提醒我:正是年轻力壮,创业的大好时光,要务正业,不要搞封建迷信!

 

学习《易经》之后,突然间,我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人。

 

在此,对于关心我的亲人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学习易经,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许多的绰号,比如:“仙儿”、“半仙儿”、“大师”等。

 

我知道,这给我的不像是尊称,而像是戏称!

 

当听到这些绰号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都会付之一笑!

 

但笑过之后,内心却是无比的疼痛!

 

疼过、痛过之后,更坚定了我从事研究、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

 

作为一个人,不光要有横向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有纵向的历史使命感!

 

而我的使命,就是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局面,我认为是因为中华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这正是很多人,不知不觉间,奉了西方的正朔,崇洋媚外的真正原因。

 

科技上滞后于西方,问题不是最大的;文化上再比不过西方,中华民族的出路何在?

 

我的文章《无与伦比的传承力》中谈到,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出现的文明体系,有二十余个。

 

在这么多的文明体系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绵延不绝的,完整的传承到现在,依旧在蓬勃发展的文明体系。

 

而其他的文明体系,要么断层了,要么消亡了,要么被取代了。

 

如果中华文化,没有她的独到之处,不可能传承几千年之久,经久不衰。

 

而中华文化的根文化,就是《易经》文化。

 

但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很多人聊起来,听到最多大的就是,那不就是儒释道三家么!

 

其实,确切的说,儒、道两家,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

而佛家文化,属于外来文化,曾在其发源地印度被灭了500年,后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后,又传回了发源地!

 

那么,为什么说《易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呢?

 

在此,我们来梳理一下思路:

 

一、《易经》文化

 

《易经》文化,源自7500年前,从三皇之首伏羲画八卦开始!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做卦辞;

 

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做爻辞;

 

孔子,做《易传》;

 

我们目前看到的《周易》就是出自他们四人之手。

 

二、道家文化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老子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三、儒家文化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时为春秋后期;

 

四、佛家文化

 

佛教起源于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5-前486年)创建,也就是佛教祖先释迦牟尼。

 

从时间上来看,可以确定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是属于同一时代的人,距今约2500年。

 

所以,一谈到中华文化,就说是儒释道三家,有些牵强;这三家是代表不了中华文化的。

 

因为一个是7500年,一个是2500年,哪个是源头,是一目了然!

 

 可以说,儒家、道家,甚至诸子百家都是在《易经》文化的基础上分流出去的。

 

所以,中华文化的根,就是《易经》文化!

 

更有甚者,社会上很多搞国学的人,拿着《弟子规》当成中华文化的根文化进行大肆宣扬。

 

我们暂且来看一看《弟子规》的前世今生。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李毓秀,据史料记载,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

 

要掌握一门学问,首先要了解她的创始人是谁?

 

践行创始人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中思考、创新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成为向她一样、或接近、或超越她的人。

 

《易经》的创始人以及完善者,是谁?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

 

道家的创始人,是谁?老子;

 

儒家的创始人,是谁?孔子;

 

佛家的创始人,是谁?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弟子规》的创始人,是谁?李毓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起点的高度,决定你走的远度。

 

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而我的选择是从根上开始,向源头要活水,从《易经》文化入手!

 

具体如何学习《易经》,她的具体的、能落地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难道是仅仅是算卦么?非也!

 

敬请关注,系列文章“我和女儿一起学《易经》(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