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经解经读伤寒|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9)

 醉青YPS 2017-11-22

自成无己注解伤寒以来,踵之者数以百记,有以方剂为纲领,有以病症为线索,各有阐发,令人目不暇接,大有歧路亡羊之感。然而伤寒成书久远,言辞古奥,若不依赖各家注解,近时医者又恐难窥其门径。更加之东汉以前,古经多有亡失,魏晋之间,医书又甚少涉及医方。又不似金元之时,名家辈出,可以相互参看,使学者更难解其中三昧。伤寒一书,于我们来说,就好像一位孤零零地站在江汉彼岸的女子,使人向往而不知如何接近。

《黄帝内经》一书,绝非一时一人之作,这一点在如今已成为共识,那么《伤寒杂病论》就是仲景先生一人殚精竭虑,参天地、问鬼神所得的吗?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萍吗?显然并不是。仲景先生于书中自序中就说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庐药录》并《平脉辨证》”等书所作,说明仲景公在写这部著作的时候还是参考了当时的许多医书的,若能对这些与伤寒一脉相乘的著作进行一定的了解,一定会有助与我们了解伤寒的经义。

古有“理必内经,药必本经”的说法,《神农本草经》一书,可谓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其中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的说法至今仍在沿用,但是其中药物功效等现在认为有失准确,加之《本经》中的行文思路与现在大有不同,故今弃而不用,所以我们对此书了解甚少。这里以甘草为例“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仔细看看,是不是与伤寒的行文颇有相似之处,都是那么言简意赅,重病证,而不似内经有大量对机理的讨论。另外此书中的药物主治与伤寒中也暗自契合,还是以甘草举例,甘草于伤寒中见于方七十次,多半是桂麻青龙之类,可不就是治疗“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吗,又或者调胃承气汤是胃中有热,白虎汤是阳明热甚,四逆汤是里有寒,柴胡汤是往来寒热,就连貌似与寒热无关的炙甘草汤,原文都言明“伤寒,心动悸脉结代者,炙甘草汤主之”特地点明伤寒二字,岂会与寒热无关呢。又如柴胡,小柴胡汤以柴胡为名,可谓是当今最为广为人知的中医方之一了,主治半表半里,寒热往来之症。至于何为半表半里,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迁延至今,甚至有人当其作包治百病的灵药。《本经》中言柴胡“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去寒热邪气”,伤寒中的小柴胡汤四大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无不合于《本经》。尤其是其中心腹二字,可谓道破天机,何为半表半里,其外在表现就是病证位于在心腹之间,如此一来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虽然仍然很广,但总算是有章可循了。

当然,《伤寒论》中药物应用多暗合《本经》所载,但也不尽然。例如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主治发汗后心下悸,气上冲胸,其中亦有甘草,又或甘草泻心汤治疗胃中虛心下痞硬之症,《本经》中所载主治就不能完全囊括了。尤其是桂枝一味,《本经》中别说桂枝了,就是“桂”亦未记载,只记载了牡桂,菌桂二种,但都与伤寒经义不符。此时,我们就应当参考另一部药学专注,梁.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了,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广集陶弘景以前名家用药经验,在《神农本草经》原有365味药物中,又增添新药365味,且对于《本经》原有药物的记载有所不及的地方,也多有增补,《本草经集注》最早记载“桂”之一味,言其“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痈,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主温中”,类似于我们今天肉桂的作用,而“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头痛,出汗”就类似于伤寒中的桂枝。又,甘草在《本草经集注》又增加了“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等作用,可谓弥补了本经的不足,几乎可以概括伤寒中的所有情况了。西汉武帝末年至东汉中期的居延汉简之中已经载有“桂”了,而《神农本草经》却未载,故成书不会晚于彼。而《伤寒论》中大量使用桂、桂枝,其所参考的《胎胪药录》虽已亡失,应该晚于《神农本草经》,至于《本草经集注》更不用说。此三者成书各有先后,且其意多合,即使不是一脉相承,也必有相通之处,于后世读者多有可以借鉴之处。

《伤寒论》用药有本,用方岂无根。1936年,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居延地区发现了大量汉代竹简,1976年又在此地出土了大量汉简,称为《居延汉简》,这批竹简大约是属于西汉武帝末年至东汉中期的,其中已经出现了“伤寒”二字,且在残破的竹简中发现了一首完整的治疗伤寒的方剂,“伤寒四物:乌喙(附子)十分 细辛六分 白术十分 桂四分。以温汤饮一刀圭日三夜再行不汗出 ”,此方与伤寒用药颇为相似,尤其是文中最后一个汗字,说明此方亦是以止汗为目的的方剂。此外,此简中还记载“治除热方贝母一分 桔梗三分 囗”接近于三物白散方。另外,同时期的武威汉简也载有治疗伤寒的方剂,包括麻黄,石膏等。甚至简牍中的“治久咳上气, 喉中如百虫鸣状”这段文字与《金匮要略· 肺痿篇》“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的条文简直如出一辙。可见《伤寒论》之方法与武威汉简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在《伤寒论》之前,中医在治疗伤寒上早有一定的基础,《伤寒论》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可惜古经亡轶,无法参考。另外,民国时杨绍伊稽复《伊尹汤液经》,认为《伤寒论》是从此书广论而来。又有传为敦煌出土的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其中多载伤寒方剂,甚至载有大小玄武汤、大小白虎汤。此二者未知真伪,暂列存疑。

《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然而伤寒文风与内经大相径庭,且内经中多五行生克,乍看之下,两者并无关系,实则不然。先不说“伤寒”二字,就是六经辩证也最早出现在内经中。《素问·热论篇》中载“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这些条文与伤寒中六经所主病症十分相似。而且从热病论中对机理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六经之病症三种情况。第一,从经络循行出发。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之经,络脑、循项、侠脊,所以一旦邪犯其经,就会“头项痛,腰脊强”。第二,则从表里来思考,从皮肉筋骨,太阳主皮毛腠理,受邪之后,腠理开则恶寒。阳明主肉,故病中身热为甚。第三,从所属脏腑来看之,“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故三阳证常见的症状像喘,咳逆,上气,干呕,皆属于腑病。另外,阳明之鼻干、口干,还可以因为“大肠阳明之脉···主津液所生病”《灵枢.经脉篇第十》,至于阳明之胃家实,很明显是腑病了。然而,内经的条文中之证较伤寒为轻,变证又少,于论中尚有不足。这是因为内经并未考虑到虚实的变化。“邪之中人也,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言既藏气充足,那么邪气无法直入,被逼入府。腑气充足,邪气无法直入,只留在经。当然,正气若虛,变化百生。在下以为,内经于传变述已备,仲景公仍以为不足,又根据更复杂的现实需要和虚实关系,从新归纳整理阐述,所以才有了完善的伤寒学说,这才是所谓的中医传承。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方药大抵亦是如此。

8月10日至10月10日,第二届“品读中医经典,服务健康中国”新媒体征文大赛系列活动,投票系统在光明日报教育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光明微教育”开启,网友积极参与,反响热烈。本次新媒体征文大赛系列活动由光明日报教育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承办,北京龙诚自然科学研究院、山西昂生医药集团张仲景学院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协办。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