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取暖全靠烧煤

 昵称41089678 2017-11-22


▼2001年3月20日,《北京日报》6版

▶1965年,朝阳区煤建管理处科室工作人员准备给市民送煤球。

冯文冈/摄

◀1957年5月25日,《北京日报》1版

◀1953年10月27日,《北京日报》2版

▼1961年,东四人民公社金属厂工人生产蜂窝煤气炉。

冯文冈/摄

▶1984年5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1980年10月16日,《北京日报》1版

▼1983年,送煤工给天坛西里居民送煤。李晞/摄

▲1960年,天桥煤厂工人用机器生产煤球。郭仲义/摄

◀2015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5版

▶1999年2月1日,《北京日报》2版

从今年冬季开始,北京城六区供暖全部实现燃气化。这不禁令人回想起昔日靠烧煤取暖的年代。那时,碰上供应紧张,人们半夜三四点就得拿着煤票排队预定,在买煤“长龙”里一站就是几个钟头。而煤厂月初收煤款,最快也得半个月后才能把煤送到家。

为买煤要排几个钟头

几十年前,京城老百姓一年四季过生活主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烧水都离不开煤,煤炭经营网点遍布大街小巷。

那时候,煤是紧缺能源,实行定量供应,居民买煤手里得攥着煤本。上世纪50年代初期,居民买煤随叫随到,不管平房楼房,买多买少,都送到家。后来,煤厂月初收煤款,最快速度也得半个月后才能送到家。需要的人太多了,实在忙不过来!

昔日城区一家煤铺的工作人员回忆,每当“开始售煤”的告示贴在胡同口,消息便会传遍各家各户。碰上供应紧张的时候,居民半夜三四点就得拿着煤票排队预定,在买煤“长龙”里一站就是几个钟头。每年冬季,政府花在民用煤上的补贴达上亿元。

想当年,光东城区就有10个煤厂,这些煤厂按照10个街道办事处序列建制,每个煤厂对一个街道办事处,供应管片内的居民,煤厂又下辖三五个门市部。最高峰时,东城区的煤厂要负责20万居民的煤炭供应。为了保证及时供应,运煤车甚至可以走禁行线。(2001年3月20日《北京日报》6版,《胡同煤铺说变迁》)

即便如此,冬季到来之前,还是有市民为煤而发愁。1952年,本报就曾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反映当年因供应不足,导致很多市民“买不到煤或者已经买了煤却很久没送到家”。后来得知,这是运输力不足造成的。第二年9月,本市提前着手冬煤供应工作,解决了这些问题。(1952年12月11日《北京日报》2版,《关于本市燃煤供应问题 有关单位已订出解决办法》)

蜂窝煤取代煤球

早年,大多数人家用的煤是手工摇出来的煤球。煤球是由煤末和黄土掺和而成的湿煤制成,为了让老百姓在冬天烧上干煤球,相关部门每年都呼吁各国营零售公司、合作社以及煤铺提前摇制煤球,并允许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自行摇制,以备冬季自用。(1953年10月27日2版,《各机关团体和零售公司等单位应趁天暖时期赶快摇制煤球》)

但是,烧煤球很费煤。1957年,京城烧煤球的大约有60多万户,只有4万户左右使用蜂窝煤。根据调查,烧煤球同烧蜂窝煤比较,一般要浪费20%到30%。如此算来,当时全市一年因为烧煤球而多耗费的煤,大约达到30万吨。

此外,烧煤球还费劈柴。因为烧煤球炉差不多每天要升火1次,一次大约用劈柴1斤,全市一年耗用的劈柴就要两亿多斤。北京用的劈柴,许多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成本很高。而且,烧煤球炉出的煤渣也多,不利于城市的环境卫生。当时,北京城的垃圾一年大约有100多万立方米,其中煤渣要占60万立方米,加上制煤球掺用黄土多耗费的运输力,本市全年因此要用三吨的卡车运输20万车次以上。(1957年5月25日《北京日报》1版,《推广烧蜂窝煤》)

从1957年到1958年,本市大力推广烧蜂窝煤,到1958年3月,全市已有10多万户居民烧蜂窝煤。蜂窝煤的规格,由以前只有五寸的一种,增加到四寸、六寸等多种。销售点也由以前的20多家增加到家家煤铺都销蜂窝煤。(1958年3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全市有十多万户烧蜂窝煤》)

蜂窝煤的供应量逐年增多,煤球逐年递减。到1988年,既能省煤又能减少污染的蜂窝煤已占供应量的81%,这一年,市场上的煤球已经不好买了,经常是跑几次煤厂都被告知无货。(1988年11月3日《北京日报》2版,《取暖烧的煤球将逐步被蜂窝煤取代》)

楼房户烧煤先爬“鬼见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楼房猛增,截至1980年,烧煤的楼房户已达20万户。然而,煤炭网点逐年减少,“送煤到户”逐渐演变为只对平房住户,对绝大多数楼房户,只送到楼门口。

1978年1月6日,本报3版刊登了读者楼乾贵的来信,信中这样写道:往年,送煤的老同志不但负责把煤送到楼上各户,而且还给堆好、码齐。当我们看到这些老工人辛辛苦苦地背煤上楼时,心中十分感激,总是主动帮助他们背煤。可是,一九七五年以后,他们就不往楼上送煤了。去年入冬,他们只把煤堆在大门口,叫各户自己去搬运。这里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有工作,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病残。就拿我来说,五十多岁了,患有高血压、骨刺等病;我的爱人体力也很差,要我们把几百斤煤背到楼上,实在是没办法……

这种情况在当时相当普遍。送煤时,有的双职工都上班去了,剩下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小孩,又没有运煤工具,只能一趟一趟往楼上抱,或者一簸箕一簸箕地往楼上端。运煤就好像爬“鬼见愁”,有的伤了胳膊扭了腰。1979年冬天,市煤炭公司接到300多封反映“烧煤难”的群众来信。(1980年10月16日《北京日报》1版,《如何解决楼房户“烧煤难”?》)

据本报1984年5月17日2版《解决送煤难问题的尝试》一文解释,煤厂不能做到送煤上楼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用煤户逐年增多,而售煤点却由1956年的300多个减少到1984年的111个。以前送煤半径不足1里,上世纪80年代不少煤点送煤半径已达三四里;其次,送煤工人的素质有了变化,老送煤工相继退休,新工人招不进来,不得不招聘大批农民临时当送煤工人;第三,送煤劳动强度大,又累又脏,但送1吨煤往返四次仅收入1元钱,同三轮运输工人的收入相差数倍。

为解决“烧煤难”问题,丰台、石景山和原崇文三区率先尝试送煤按楼层计价和按里程收费、给送煤工人以合理报酬的办法。办法实行后,大多数用煤户每月平均付两角多的送煤费,烧煤就不再发愁了。

煤铺告别老城区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燃煤是造成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998年起,本市先后实施了多项改善环境的措施,其中包括强制推广使用低硫优质煤。(1998年11月7日《北京日报》1版,《低硫优质煤强制推广》)

不过,当年的推广并不尽如人意。年终结算数字显示,全市低硫煤销售只达到80万吨至90万吨,离200万吨的推广目标差距甚大,特别是许多单位仍然在使用污染严重的高硫煤。据了解,这是因为除去市煤炭总公司系统外,当时全市还有大大小小的2000多家煤炭经营企业,这些经营者绝大部分是个体经营者,有的只是有几辆车、有买主有煤源的“煤贩子”,而这2000多家中只有10%左右有营业执照,其余的都是“黑户”,他们经常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阻碍了低硫优质煤的推广。(1999年2月1日《北京日报》2版,《低硫煤为何推广难》)

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进入新世纪后,市政府做出决定:改变北京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市场化的优质能源供应体系。此后,全市茶炉、大灶改用清洁燃料,集中供热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北京民用煤用户从顶峰时期的200多万户降到60万户,民用煤供应量也从200多万吨减少到不足80万吨。

2015年12月底,随着30万户胡同居民全部“煤改电”,东、西城的居民再也不需烧煤取暖,最后9家煤铺告别了老城区。(2015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5版,《最后9家煤铺告别北京老城区》)

本版文字:贾晓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