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与朱熹对话

 我的书海601 2017-11-22

武夷山二中初二(10)陈婉婷 指导教师:郑致达

 

总觉得您有神话中的魔棒,能化腐朽为神奇;总觉得您有佛门中的慧眼,能看透天地玄机;总觉得您是武侠中的清心曲,让人茅塞顿开。您让千年后的我们沐浴在您的智慧中,在您的智慧中开创新的生活。您,儒学之集大成者—朱熹。

山水依旧,可是您已静静地长眠于地数百年,您对人们的教诲还萦绕耳边,但这一方山水处处有您的足迹,处处有您的墨迹,处处有您的气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物是人已非,人去诗还在。当人们还停留在天光云影中享受自然时,您智慧的大脑却在思考中穿越时空。“观书有感”,何止是观书,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什么样的源头,就有什么样的现状。知识丰富的源头是博览群书,永不掉队的源头是改革创新,廉洁奉公的源头是心存百姓,而朱子您不就是武夷山能名扬四海的源头之一吗?您的思想不就是我们想建设和谐生活的源头之一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暖花开,东风和煦,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您为我们描绘了春到人间时的大好风光。其实你何尝不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画卷:我们渴望寻“芳”时,能有“万紫千红”;我们渴望寻“圣人之道”时,能见“桃李满天下” 我们渴望寻“心中之梦”时,能够“蓦然回首,梦想就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渴望寻“爱”时,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我们渴望寻“和谐”时,能看到“无边光景一时新” 的画面。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书的痴迷,让您处处有感悟,处处生妙语,亦让后人时时受启迪。只因“春水生”,“ 蒙冲巨舰”遂成“一毛轻”,遂能“自在行” ,形象说理,妙趣横生,它让人想起“读书破万卷”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想起“磨刀不误砍柴工” ;想起“功到自然成” ;想起厚积薄发……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先付出,水到自会渠成。

出身于儒学世家的您,永远践行着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箴言。当您得到重用时,怀着满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将民生扛在肩膀上,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您用您瘦弱的肩膀,撑起热爱生命、关怀百姓的爱民之心,用您的肩膀担起民计民生的大任和满怀的豪情壮志。当您失意时,您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要求自己,警示他人。正是您那孜孜以求的这份执著,感动了九曲溪畔的莘莘学子,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您亲手创办了武夷精舍、考亭书院,并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制定了学规,编写了“小学”、“大学”的教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您为教育事业而献身!

故人虽已殁,您的书香墨韵永泽后世。我似乎又听到五夫故里,九曲溪畔的琅琅书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