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肩胯关系应该怎样?

 逸心茶舍 2017-11-22

肩胯

太极拳的肩胯关系应该怎样?首先应该明确这“肩胯”是指什么?不言而喻,肩就是指肩关节(或者指肩头),这是没有异议的;而胯古代主要有两种所指,一是指裆下,汉代著名将帅韩信所谓“胯下之辱”与现代田径运动所谓“胯下运球”的“胯”就是指裆下;另一是指髋关节,古代中医不少骨伤书所谓“胯骨出”的“胯”就是指髋关节,约民国时期出现的所谓“外三合”之“肩胯相合”的“胯”也是指髋关节,太极拳所谓肩胯关系的“胯”也是指髋关节。

对于太极拳的肩胯关系现代太极拳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肩胯应该始终上下相对。六十年代顾留馨先生是当时政府部门对于太极拳界管理处于挂帅地位的领导,当时居住上海的杨澄甫先生弟子等近代太极拳家与其他武术家们受到他诸多照顾与庇护,他也得到这些太极拳家不少未形成文字的真传,并将这些真传总结成文字留在他的著作里,其中所谓“肩与胯在一条垂线上”就是对于这些太极拳家关于肩胯关系的文字总结。当然这种总结并不准确,因为当躯干完全与水平垂直时肩与胯才是在一条垂线上,而太极拳所谓“立身中正”并不是只有躯干完全与水平垂直一种状态,躯干略微有点前倾也是属于立身中正的,这时肩与胯就不是在一条垂线上,所以,这种肩胯关系应该表述为两肩与两胯两条连线始终基本上成平行线。但顾留馨先生率先对于这一要领的文字提出对于此后的太极拳传播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应该认为对于太极拳还是功不可没应该肯定的。

太极拳的这种肩胯关系实际上是腰胯关系的反映,这种两肩与两胯两条连线始终基本上成平行线相对于腰胯关系就是顾留馨先生所总结的“转腰实际上是转腰胯”“腰与胯的旋转是一致的”。这里也应该明确,所谓“转腰”并不是指腰部以腰脊为轴的转动,“转胯”也不是指股骨头在髋关节的转动,更不是指髋关节在髋骨两侧能够转动;其实一般所谓的“转腰”许多人都是指躯干以躯干中轴为圆心的转动;而其实太极拳所谓的转腰或者转胯都是指躯干中轴或者某一胯以另外一胯为轴的弧形移动也就是“转身”。所以,转腰必然表现为转胯,因为第五腰椎与骶骨的扭转是很微小的,第五腰椎即使是以腰椎中轴为圆心转动也是必然要带动骶骨转动的,而骶骨与髋骨是连在一起固定的,所以,腰无论怎样转都是必然带动胯的,所以“转腰实际上是转腰胯”“腰与胯的旋转是一致的”;而由于五节腰椎不发生扭转,整个躯干又是胯的转动带动的,因此,躯干在转动中才会两肩与两胯两条连线始终基本上成平行线。罗伦让先生在《太极》杂志2001年5期一文中将此表述为“腰椎是不能转动的,腰的前后左右活动范围很有限,可以令上身转动而活动范围较大的只有依靠大腿上面的股骨节(俗称胯)而矣”。

罗的老师是杨澄甫先生上海的主要弟子之一、首先将太极拳的传播推向台湾与欧美、曾经在抗战时期以弱小的身躯与两百三十多磅精技击的美国兵比武中接手就使得美国兵“应手跌出逾二丈撞壁而倒”的郑曼青先生。1917年师从田兆麟先生,之后给予杨澄甫先生南下重大帮助又得到杨澄甫先生不少指导的叶大密先生则在《柔克斋太极传心录》里说“发时自身之三竖线必须保持齐头并进”,就是说发劲攻击别人时的躯干往前移动,两条肩胯竖线与躯干正中竖线这三竖线是完全同步的,打个比方就像是一块门板似的。杨澄甫先生的拳照就反映了这样的肩胯关系,他的弟子李雅轩等先生的拳照、濮冰如、郑曼青先生的视频与武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等先生的视频则都更加清楚反映这种肩胯关系始终不变的动态。

对于太极拳的肩胯关系现代太极拳界的另一种说法是肩胯不应该总是上下相对,这种说法出现于2000年后一些杂志中杨振基先生学生的文章里,说杨振基先生指出“有的初学者往往‘没有腰’,即做动作时只有胯的转动,腰随胯转,腰胯之间是‘铁板一块’。而太极拳要求腰与胯之间的转轴要分开,转身时腰转得多些、转角大些,胯在腰的带动下转得少一些,转角小些。这个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有没有发挥腰的主宰作用”“人们往往并没有转腰而是转胯了。腰是系裤腰带的部位,打拳时这个部位带手转动,而不是胯转使腰随胯动”,他对“练拳应腰管腰转、胯管胯转”十分强调,提出要“将腰、胯分离,就像是磨鼓与磨盘关系一样,磨盘不动,磨鼓转动,胯不动腰转动。腰与胯不仅能同方向旋转,而且能反方向旋转”“躯干转动角度大时腰椎也应该扭转”;现代太极拳界有的名家甚至还提出太极拳应该躯干能够扭成“麻花状”。

这两种关于腰胯关系截然相反的说法究竟是哪一种对?还是两种都对?先从理论上探讨一下。放松是太极拳的根本,古拳谱《十三势歌》所说“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是放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也特别将“松腰”列为第三要。这是因为整个躯干越是放松,无论沾黏连随还是发劲攻击的效果就越好;而太极拳全身劲力虽然都是由腰脊支配,但腰脊之力都是由脚而始往上传递至腰的,腰是不能局部用力的,这样,太极拳就是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里所说的“在练拳时,身体如火车的车厢,腿脚如火车厢下之大盘丝簧,车厢是托在盘簧上的”,就是说胯是既不能离开腰脊也是不能离开两腿上端股骨头的,这所谓的“大盘丝簧”是包括了两胯的,整个躯干是托在两胯之上,是随着两胯的活动而活动的,整个躯干也是不允许有局部主动用力的,所以,肩胯总是上下相对也就是两肩与两胯两条连线始终基本上成平行线的,实际体会,这样的肩胯关系对于沾黏连随与发劲攻击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符合,必然难以得机得势。而肩胯出现麻花状的躯干扭转,由于12个胸椎被12条肋骨固定是无法相互扭转的,所以,躯干扭转只能是5个腰椎的相互扭转形成,其实,每上下两个腰椎由于椎间盘、两侧韧带、竖脊肌与穿过脊椎横突空血管的牵制,相互能够扭转角度是很小的,所以,腰部要有明显的扭转是必须5个腰椎都扭转,那就必须整个腰部局部用力,如果要使得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有达到45度角左右的交叉,还是必须整个躯干十分勉强与别扭的局部用力才能形成,这显然是违反放松这一太极拳基本要领的。

实际体会,这种躯干麻花状扭转无论对于沾黏连随还是发劲攻击都是有弊无益的,对于沾黏连随而言,这种躯干麻花状扭转整个躯干仍然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之内,对于化解对方的攻击是毫无益处的,反而由于自己躯干由于局部用力的僵硬有助于对方对于自己的攻击;这种躯干扭转最容易是发生于往前攻击,而对于往前发劲攻击,不论何种步态,由于躯干扭转,前脚之胯必然没有内收,后脚必然没有沉胯,不仅妨碍劲力传递,劲力对外的作用也会感到不顺遂,所以,叶大密先生要尤其强调“发时自身之三竖线必须保持齐头并进”,其实,这种躯干扭转是太极拳初学者十分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前脚之胯僵硬,后脚之胯则形成突臀。杨振基先生虽然其父杨澄甫先生逝世时年仅15岁,但他所著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里有不少太极拳真传,而躯干要形成麻花状这种说法对于太极拳则是错误的,而且据说他很强调的这么一个说法,在他所著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里居然也是没有只字片语提及的。综上所述,应该认为对于太极拳而言,腰胯关系只能是始终两肩与两胯两条连线基本上成平行线的。

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始终基本上成平行线反映整条躯干脊柱没有扭转,这应该是太极拳“立身中正”的一个必具特点。但这一特点不是绝对的,只能说是基本上如此,是模糊的。因为两肩与两胯两条连线基本上成平行线并不是“立身中正”的方法,而是“立身中正”的现象,实质上是包括两肩的整个躯干没有主动,整个躯干被两胯带动所引起的,而两胯对于两肩才是主动的,而两胯对于腰骶又是被动的,而且两胯对于两腿也是被动的,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杨健侯先生所强调的古拳谱所说的“由脚而腿而腰”的,是“不可自动”的,那么两肩就必然是随着两胯之动而动,这样,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往往必然就是基本上成平行线的,但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往往也并不是绝对成平行线的。例如太极拳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随人而动两胯发生了很快的活动,由于两胯是被带动的,这种很快的活动就不会表现在两肩,这也是太极拳稳静的需要,如果这种很快的活动表现于两肩,那么两肩必然会发生剧烈频繁的晃动,那就反映整个躯干是如同铁板一块的僵硬是没有放松可言的了。又例如右手往前与别人两手接触,两肩现象上没有活动,其实右胯应该有略微内收,看上去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也是基本上成平行线的,但实际感觉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是并不成平行线的。自我体会这种同侧手臂与胯的活动相反对于太极拳是十分重要的。推手视频反映不少名家一个拿手的功夫,就是两手与对方接触往往与对方肘部接触的手臂突然发劲攻击对方这条手臂的大臂上端,从而迅速将对方发出。对方之所以被发出,一个原因就是那条手臂一侧的胯没有内收放松。如果对方那条手臂一侧的胯内收放松,手臂有合格的掤劲,那么,这条手臂对于别人就是一个陷阱盖子,别人如果突然以与肘接触的手臂发劲攻击,别人就必然要掉入这个陷阱无疑必定要往前跌仆至少是攻击落空。所以,对于太极拳而言,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是不能绝对成平行线的,但必须始终基本上是成平行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