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专业考试中常用计算公式总结大全

 茂林之家 2017-11-24

计算公式总结:

(1)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d/ml)/[每分钟滴速(d/min)×60(min)]

(2)氧气的浓度=21+4×氧流量

(3)烧伤计算:

①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小儿为1.8ml,婴儿为2ml)

②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生理日需水量2000ml

③第一个24小时的电解质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2/3(若为特重度烧伤,则乘以1/2)

④第一个8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pide;2

⑤第一个8小时的电解质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pide;2]×2/3(若为特重度烧伤,则乘以1/2)

⑥第二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pide;2]+生理日需水量2000ml

(4)基础代谢率(BMR)=脉压+脉率-111(正常BMR为±1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5)老年人运动后最宜心率=170-年龄

(6)小儿体重公式:

①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②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③2-12岁:体重(kg)=8(kg)+年龄×2;

(7)小儿身高公式:

2-12岁:身高(cm)=77(cm)+年龄×7;

(8)女性排卵日=月经周期-14

(9)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

(10)补钾浓度的计算(最大量):钾(kg)=液体总量×3/1000;10%氯化钾(ml)=液体总量×3/100

以上就是关于护理计算题目的公式总结,内容并不多,但是各位考生面对这些公式,不要一味的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学会实际的应用,将公式与题目结合,在练习题目的基础上,掌握这些公式的运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