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成大:宋代梅花审美知行合一集大成者

 lwg6451 2017-11-25

范成大,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热衷于艺梅赏梅,在范村建起梅园,成为著名的艺梅赏梅之所,并撰写了著名的《梅谱》,又名《范村梅谱》。

《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南宋文人于梅园雅集酬唱,促使咏梅文学蔚然大兴。他首倡梅花品种的谱系之学,更是推动了梅花园林种植知识和兴趣的普及。

林逋梅词意境

范成大在梅花审美中的贡献是对“古梅”意象的提炼和“三贵”说的理论总结。南宋中期大片古梅林的首次被发现,使得古梅日渐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范成大独具慧眼地捕捉到了古梅卓尔不群的文化内蕴,并将它提炼出来,开启了又一个梅花审美的新时代--那就是古梅花独有的“老枝怪奇”之美。

范成大抓住古梅这一独特点,因形入神,向深处挖掘老梅盘屈苍虬、奇崛强劲形态中的沧桑意蕴。这一新的审美意蕴的求索,与南宋危难频仍的社会形势下文人饱尝变幻悲凉的心态水乳交融,形成了南宋梅花审美意蕴和风格趣尚。“老境”是一种苍劲峭拔的审美境界,范成大《古梅》诗抒写的便是这么一种深沉的文化象征意义:孤标元不斗芳菲,雨瘦风皴老更奇。压倒嫩条千万蕊,只消疏影两三枝。

范成大诗《古梅》

“古梅”意象的发现和提炼,为宋代梅花审美的整体性观念增补了最后一笔。正如研究者所说:“古梅怪奇脱俗、沧桑历炼的形象,以其老与嫩,刚与柔,枯与腴,淡与秾的对立和超越,最典型、最充分地体现了宋人高雅脱俗的精神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范成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辟概括出整个宋代梅花审美发现和意象挖掘的多样重大成果的结论--影响极大的“三贵”之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三贵”说之可贵,在于它简明地把梅花从开始进入士人的审美视野,到形成举世公认的国花的历时性精神成果,转换为共时性的精神结构组合。

文徵明墨梅

范成大品梅讲究苍老古朴情趣,沧桑味深,怪奇为美,开辟了梅花审美的别样途径。“三贵”说实际上融合了互异互补的“四端”,韵与格、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之间刚柔互补,使国花梅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常咏常新。基于此,梅花意象不仅呈现出宋人浓郁的道德品格意识和高度“内省化”的精神世界,而且体现着入宋后佛、儒、道三家思想趋于融合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与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