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近年关,年味越来越浓 作者:全人楫

 野生派写作 2017-11-26

1.     腊月

整个腊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长和短的腊月,都在盼望。

红辣椒挂在西墙,黄玉米架在了房梁,腊月的乡村,一片富裕,一片安详。

忙碌的摩的和三轮车,在乡里在镇上接回来了一群说着变调普通话的汉子和妹仔,大包小裹的异地特产,鱼贯回乡。

丰收的腊月,团圆的腊月,和谐的腊月。多了喜悦,多了欢聚,多了笑语,连那片阳光,也遍撒吉祥和安康。

在城里,是没有腊月味道的,城里人不屑一顾乡下的腊月,他们觉得自己的日子天天都像过年,过年和不过年没什么两样。城里人不关注腊月,他们只关注今年的物价会不会上涨,他们只关注今年的奖金会不会下降,春节的假期到底有多长?

年味十足的农村的腊月,每一个日子都会被热闹一声声喊亮,进了腊月,穷着或者富裕着的乡邻,都会卸下一年的辛劳,用喜悦替换腊月里每一个布满阴霾的日子;他们学会甩掉一年的辛酸,用酣歌醉倒腊月里的每一个目光,他们抛弃了一年的劳碌,捧一碗烈酒,把腊月里的每一个日子都喝得满面红光。

腊月开始了盘点计算,腊月开始了将丰收与富裕丈量,腊月开始了孕育新的起点新的希望。

“庄稼老二盼过年,过了年手脚都不闲。其实,腊月只是岁月的一个序曲,序曲过后便是祥和而灿烂的春光。

腊月,开始对春天有了诗意的向往,腊月,开始走在了春天的路上。

2.     春联

城市与乡村不一样,城里过年没有喜气洋洋。

只要你走进农村,家家户户的门前窗上全部贴上了春联,就是一屋子的红光,一屋子的吉祥。

城里的住房就是一扇门,贴了烫金的春联也显不出喜庆,乡下的门多窗多,只要春联一贴上,千门万户的喜庆气氛就一浪高过一浪,涌向四面八方,光彩夺目起来,激情飞扬。

在乡下,一幅春联就是一幅鲜红的微笑,让三村十八寨逐渐亮堂。

乡下的庭院宽敞,满屋子的门枋,红红的春联,让屋子里多了幸福吉祥,让屋子里满了期盼和希望。

城市进化到了将古朴的东西渐渐遗忘,恰好在乡下,千百年来都在重复着一个古老的姿势,贴对联,粘门神,守着虔诚的理想——丰衣足食,家人安康,不断的抬升了每一代人心灵的高度。

贴了春联的农村,汇集了多少目光,刷新了鲜红的微笑,抚摸着共同的愿望。

在农村,读透一幅春联的含义,就是读懂了美好的祝福,勃勃的生机,贴了春联的农村,有诗情画意尽情的生长。

3。年关的味道
年关的味道,城里人是无法想象得到有多浓的,城里人也购买过年盘缠,不过,买的都是现成的东西。
城里人体会不到年的味道,他们的味觉越来越迟钝,越来越麻木。在乡下就不同,年关的记忆打开,全是一触即发的年味。
舂糍粑了,一杵一杵的在碓窝里砸着,“哐当”的一声声响,让人咂摸出难以自控的欢笑。
杀年猪了,寨邻亲戚们都聚集在一起,杀猪,刮毛,开膛破肚,一提一提的猪肉就挂在篱笆上堂屋里,一年的富足就彰显在墙上,划拳打马的喊叫,和谐地诗吟。
灌香肠了,花椒、八角、葱、姜,瘦肉、盐巴、辣子拌在一起,牵着肠子,用一根竹筒拼命的往里灌装,瘦瘦的肠子越来越胖,快乐的香肠不久就在柏枝香味的火底下舞蹈起来。
做灯笼,贴春联,粘门神,乡间的传统最能表达年的味道。
做年糕,泡水豆豉,拌血豆腐,乡间的乐趣最能表达年味。
架秋千,打陀螺,唱山歌,民间的快乐最能表达年味。
几千年来的风俗,农村继承得最完整,农村人没有城里人有钱,但农村人容易满足,能最快的接近幸福生活,一根烟让人激动,一瓶酒让人品出兴奋。
在城里,你看到的是高楼大厦的笑,车水马龙是城市的笑,而在乡下,你看到的却是瓜果飘香的笑,牛欢马叫的笑,迎春花的笑,这种笑,乐观而自然,开心而满足。

年关的味道就是农村的味道,一片阳光洒下来,整个村庄就温暖而灿烂。年关的味道就是农村的味道,一首歌谣响起来,整个村庄就欢乐而甜美。
4.鞭炮
鞭炮一响,山村孩子快乐的年关就来了。
山里的孩子是贫穷的,买不起镁条,也买不起礼花和落地响,更买不起冲天炮和地滚牛,他们只买得起两块钱一串的白皮鞭炮,但是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的快乐没两样。
乡村里的鞭炮,是从腊月开始,一直炸到来年的正月结束,从寨子里炸到山坡上,从羊肠小道炸到学校的院坝里,一路的响,一路的快乐。
一炷香,点燃了孩子的童心。
一炷香,点亮了孩子的激情。
一炷香,点染了孩子的喜悦。
乡下的孩子很胆小,不敢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用鞭炮去炸别人家的门窗、排气管、反光镜,也不敢把点燃的鞭炮甩到路人的脖子里。。。。乡下的孩子喜欢把点燃的鞭炮放在水塘里,爆开水花,溅在同伴的脸上,引来一阵惬意的笑声,偶尔做点恶作剧,也只是把鞭炮插在牛粪上,炸开的牛屎横飞,招来伙伴猝不及防的责备和骂声,然后不欢而散。
点燃鞭炮,快乐别人,这是山里孩子最高兴做的事情。
大人们燃鞭炮只在除夕夜的晚上,一大串鞭炮燃起来,声声爆响辞去旧岁,迎来新一年的曙光。
点燃鞭炮,憧憬未来,感受幸福,我们就长大了,明年将会更加美好。
5.年晚饭
年晚饭,团圆饭,这是传统的遗传。
辛苦了一年忙碌了一年,盼就盼这一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把闲置了一年的大圆桌搬出来,香的,辣的,甜的,麻的,全都搬上桌,炸的,煮的,煎的,炖的全都搁在桌上,果汁,酒,糖水摆上桌,然后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围上桌。
打工在外的子女,往家赶。
工作在外的夫妻,往家赶。
有钱无钱的人们,往家赶。
就为这一顿团圆饭,亲情超越了万水千山。
无需太多的语言,酒杯一端,一切尽在不言中。无需太多的表白,大碗里的肉一夹,所有的不快尽释前嫌。
传统的乡村,亲情剪不断,不像在城里,父母做好了年夜饭,就一直等。儿女们总是忙碌,偶尔等不住了的父母挂出去的电话,收到的回答是:“爸爸妈妈,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们了,我们还要到一个朋友家去赴宴呢!忙得很啦!”满脸失望的父母就放下电话,只剩下一句唠叨,都忙,都忙。然后一口饭一滴泪,吞咽着寂寞和孤单。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许多人的心愿,可是又有多少人用心去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很多人都忽视了传统,被快节奏的应酬同化了,遗忘了亲情也遗忘了血缘。
乡村的年晚饭总是幸福的,可以痛快地醉,可以交心畅谈,可以大胆的畅想明天。
迷恋故乡的年晚饭,其实是迷恋一个亘古的心愿——团圆!团圆!团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