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 建水:文脉如水 润物无声

 徒步者的收藏 2017-11-28


《中国影像方志》建水篇


       井,一直与炎黄子孙相伴。

       有井水处,便有人家;井眼绵密,便为城市。



       两纵两横的象形文字,交织着古老农耕的时光密码,也牵绊着乡土中国的归绪离愁。



       云南省建水县的名字,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多水的含义。


       据《元史》记载:每到夏秋两季,河水暴涨后远观如海。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把这里称为“惠历”,汉语译作建水。



       公元1276年,忽必烈令居住在南宋旧都临安的名门望族,尽数迁往云南建水。对深受农耕文明影响的南宋旧族来说,井是土地和灌溉的中心,是有关故乡的深刻记忆。也正是从那时起,与汉族农耕体系相伴而生的水井,大量出现在了建水。而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汉族人来到这里,也使建水的儒学气质逐渐建立起来。



       明洪武年间,建水县再次迎来大量汉人的南迁,从此以后,建水的孔孟之风日益兴盛。儒家思想在这个西南边陲的小城生根发芽。建水的士人学子,无不改换原来固有的思想,开始大规模地学习孔孟之道。建水文庙落成之后的七百多年间,香火缭绕不绝。各民族之间再无战事,不同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情景,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建水古城中,水井超过120眼,各种水井的出现,是建水古城中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绝佳见证,而这座城市也在一次次的交流与融合之中,显示出特殊的魅力,建水的文脉,也如同这里的井水一般,润物无声,代代延续。


CCTV-10

2017.11. 26  22:02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建水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建水》

播出时间:11月26日 22:02



监制/张广义  主编/刘铭 黄丽君

编辑/田楚韵 朱雨菡 李亦玄(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