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个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中国证据——MERIT研究发布

 海season 2017-11-29

最新2型糖尿病指南出炉,二甲双胍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指南强调的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方案在中国人中的疗效究竟如何?请看最新MERIT研究数据!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目前在我国,对于2种或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指南推荐胰岛素治疗。但是,我国胰岛素治疗中有近50%的患者未遵循指南,单纯胰岛素治疗的控糖达标率依然很低,而我们最经常使用的预混胰岛素又会带来剂量不断增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问题。”郭立新教授指出。


“MERIT研究证实了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优势,为我国糖尿病指南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数据的空白,也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研究背景


二甲双胍(格华止)自1957年首次在法国上市以来,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直至现在,二甲双胍依旧是国内外各大指南及共识共同推荐的2型糖尿病治疗“基石”,若无禁忌可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之中。在即将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也尤其强调了二甲双胍在单药和联合治疗中(包括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的重要地位。


图:新版指南的降糖治疗路径图


另一方面,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尽管胰岛素的使用率有所上升,但我国单纯胰岛素治疗达标率仍然不足40%,其中低血糖、体重增加、剂量增加是可能原因[1]。同时,大型研究如ACCORD、VADT等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并未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在此背景之下,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也成为了我国糖尿病医生经常使用的降糖“法宝”。但是,支持这一方案的中国循证医学证据却极其稀少。


11月24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7)上,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北郭立新教授介绍了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最新中国循证医学研究——MERIT研究。该研究曾在今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进行展示交流。


图:郭立新教授


这项研究是由郭立新教授牵头,我国6家糖尿病中心共同参与的16周、前瞻性、随机、开放性研究,比较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图:MERIT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结果联用二甲双胍组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效降HbA1c1.74%:联用二甲双胍组降糖疗效非劣于胰岛素单用组,HbA1c自基线的变化分别为-1.74%和-1.32%(协方差分析达到非劣标准)。


2.血糖达标率更高:联用二甲双胍组HbA1c总体达标率为53.15%,显著优于胰岛素单用组35.19%(P=0.0074)。两组血糖达标且无低血糖或体重增加的血糖达标率分别为23.42%和15.74%,统计学上二者无显著差别(P=0.15)。


图:两组达标率比较


3.胰岛素用量更少:联用二甲双胍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胰岛素单用组,每日胰岛素用量分别为0.38 U/kg/d和0.47 U/kg/d,P<0.0001。


4.减少体重增加:联用二甲双胍组体重增加显著低于胰岛素单用组,平均分别为0.33 kg和1.16 kg(P=0.0342)。


5.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联用二甲双胍组与胰岛素单用组低血糖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2.3%和22.1%。


6.患者满意度更高:联用二甲双胍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胰岛素单用组(90.5% Vs 83.5%)。


图:其他次要终点


7.HbA1c变化值与体重无关:郭教授在汇报中还指出了该研究的一个亮点,即对不同基线BMI的亚组人群进行了降糖疗效的分析,并发现联用二甲双胍组的HbA1c变化值与体重无关(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的HbA1c较基线平均变化分别为-1.87%,-1.60%,-1.86%,P=0.8637)。


参考文献:谷伟军等,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4):213-2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