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说“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老中医不这么想!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7-11-30

导读:叶天士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虽说有绝对之嫌,然不无道理。柴胡用量大小,全凭其于处方中所担功用,还需结合患者个体、病理机制以及处方中的配伍情况。

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

“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此为天士名言,但理非绝对。

柴胡劫不劫肝阴,全在量、在证、在人。多年经验,其量小疏郁,量大不但劫肝阴,且耗气伤津。于虚证、虚体,量小为运而有益无害,量大当损而不敢造次;于实证、实体,适量疏化乃佳,量小不及,量大亦伤。正是:有邪邪当,无邪人当;量小运气,量中散邪,量大伤正。

至于“葛根竭胃汁”,更要辩证地看待。《本经》云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主消渴、起阴气者,乃可生津液、布阴津也。余临床经验,葛根量大解痉通络,量小生津布津,而其通络之功正是以其疏宣、解痉、松络来实现的。余用葛根量过60g者时有,于气津并不丰盛之体,亦未见胃津有伤之变。余于他药,量常宁小勿大,但于葛根时例外。那么天士何来“葛根竭胃汁”之说?想必叶氏以其可升散胃津而使胃液相对乏缺而有此言矣。

总之,叶氏此言,有其理寓焉,但须相对且辩证来看。2013-9-24 12:30


悬壶漫步:三苏祠藏苏东坡医案有“柴胡劫肝”之说,多以生地佐之,肝体阴用阳之故。可供临证参考。2013-9-24 17:10

柴胡的效与量

柴胡辛凉,其功可以《本经》所云“推陈致新”一语以蔽之,具体而言,则有疏解退热(外热)、宣透郁热(内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拨利枢机、轻宣气机、透达膜原等。

柴胡毕竟辛散之品,量大定有损气耗津之弊。叶天士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虽说有绝对之嫌,然不无道理。柴胡用量大小,全凭其于处方中所担功用,还需结合患者个体、病理机制以及处方中的配伍情况。正所谓有邪邪当,无邪人当。余之经验,以成人为例,疏解退热每剂多用12~18g,宣透郁热、疏肝解郁、透达膜原8~12g,升阳举陷3~5g,拨利枢机5~8g,轻宣气机3~8g足矣。此相对而言,然患者体壮者可略大,体弱者可略小;病急者宜大,病缓者宜小;郁浅需流动者宜小,伏深需透达者宜大;于虚亏之体需量大者,则须有顾正之配伍。参仲师之用,柴胡半斤,然皆一煎三服,则实量不大,且方中尚有参、草、姜、枣、芍、桂、栝楼根等顾正之品,故无伤损之虞。2016-1-22 12:03

8个月前,作者写的话

余中医临床将及30年,由当初亦步亦趋之稚嫩,至当下自有机杼之小成,个中甘苦唯自知矣。然不论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余临证、读书、思考之例行,未曾稍有改焉。其间,时现吉光片羽之灵机,常有思索体悟之心得;及至年过不惑,思想方趋稳健,体系渐成小熟。

常于更深人静,即沏清茶一壶于案头,遂启条缕结茧之“夜话”——或为医话娓娓,或为医案切切;或为思维逻辑,或为临证一得;或为大要精义,或为思想升华;有生理探原,有病理求真;有诊治之道,有方药之术;有养生之建言,有医事之陈述;有经典之刨根,有经方之钩沉;有名家医案之读说,有大师学术之伸发……

毓涵斋 贠克强

2017年3月29日

本文内容节选自《毓涵斋中医夜话 ——诊治有道方有术》。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