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看这7种异常心电图,你能读懂吗?

 渐近故乡时 2017-11-30

对于心内科医生而言,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诊断重要的辅助方法,但是不同的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呈现不同波形变化,不同的波形揭示不同的病理征象。


下面小编将与心房有关的异常心电图波形及意义加以汇总,供大家参考。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临床意义:提前出线的P波,与窦性形态完全不同,QRS形态正常,代谢间歇不完全。  正常人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各类期前收缩大多无临床意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见于二尖瓣病变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提示心功能不全。


心房扑动


临床意义: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 波,在Ⅱ、Ⅲ、aVF及V1导联最明显,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房扑患者一般多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外科手术后等。

心房颤动

临床意义: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bpm;心室率不规则;QRS形态正常,也可差传。多见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意义:窦性心律,PR 间期360ms不变,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此类传导阻滞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意义:前面三个P波均能下传,下传的PR间期逐渐延长,随后一个P波未能下传到心室,脱落QRS波后的PR间期最短,前面最长。此类传导阻滞多见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意义: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P波和QRS波之间没有关系,QRS波时限增宽,说明心室激动起源于浦肯野纤维系统。见于先天性大血管转位、结缔组织病、冠心病及心肌炎等。

房室结折返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临床意义:窄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90次/分,看不到P波,ST段有压低,但T波直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是药物或病变所致,可见于中青年多年。


小提示

虽然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但是心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心脏病,并且心电图的某些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对其判断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来源:医格心领域。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欢迎分享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