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家说语文| 滕衍平:阅读教学从“终点”思考,从“起点”出发

 爱学习的妞妈 2017-12-01

许多时候,我们发现阅读教学缺失了浓郁的语文味道,发现阅读课上老师依然占据课堂,发现阅读教学一度低效,发现老师依然固守着“教教材”的思维……许多老师倍感困惑,却又一时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跳出课堂来审视,让阅读教学也从“终点”思考,从“起点”出发则不失为一种上好的思维方式。 

一、从“终点”思考:学生学到了什么

对阅读教学而言,从“终点思考”即意味着要考虑学生上完课后他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一位语文老师要参加省里的赛课。准备了一个多月,然而他一直“痛苦”着。今天修改这里,试上以后,听了别人的意见明天又修改那里。时间在渐渐拉近,他却陷入迷茫,一节课完全没有了自己的主张。课越上越没有激情,越没有味道。在最后的集体备课中,当人们还是提出这样那样的“点”修改时,看到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我建议他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学完整节课,你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他和所有参与者的思考,原来一直在这一点那一点上打转,一直在设计过程中改进,而真正对于这个源自终点的问题思考的却很少。这一问,他先是有些模糊,继而开始豁然了,后重新梳理自己的教学环节,感觉清爽、朴实,重新有了激情与自信。

其实,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呢?这是教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着学生最终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目前的阅读课堂,教学目标求大求深,有的老师不敢缺失一面,恨不得一节课上把所有的东西搬给学生;有的老师则认为必须要深挖一些东西,上出一点精彩,其实这些都是教师的角色意识在放大,没关注学生的位置。那么,学生应学到什么呢?语文学习的最终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就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而言,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1、学会读书的方法。

掌握方法能够转化为能力。最为朴素的道理是“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因此,发现学习的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学习的本质,掌握读书的方法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用笔圈画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透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想象背后的蕴意,在对话的过程中,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等等。这也是伴随孩子们一生的东西。

2、感受人文的力量。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课文的过程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在读文的过程中,学生要能激起情感的波澜,被课文中的形象感染、感动,从而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力量。以《理想的风筝》一文为例,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坚强,在孩子们的心里放飞了理想的风筝,让作家苏叔阳30年不忘,而苏叔阳本人也正是在坎坷的经历中乐观顽强的生活着。好的文章带给人们美的陶冶,智的哲思,还有人生的智慧。刘老师不仅活在苏叔阳的心里,也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3、揣摩文本的表达。

语文学科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就是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文本的品味要求是不一样的。中年级学生可以引导读懂课文的内容,品味课文的语言;到了高年级以后,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顺序。例如,笔者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首先引导学生感知这是一篇怀念姥姥的文章,作者也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下动笔的。师生循“情”而入。然后引导学生顺应课文的脉络,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姥姥为村里人剪纸,突出了一个“神”字,姥姥为我剪纸,突出了一个“拴”字。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样一来,“情路”与“文路”相融共生,在感受浓浓的亲情时,领悟了作者表达的顺序,这正是作者的构思匠心。

4、经历思维的挑战。

周信东老师在《以预习为起点细读文本》(《小学教学》2009.05)一文中提到,干国祥老师在评价一位轻年教师教学《少年王冕》一课时说,“课堂上虽然学生小手如林,表现精彩,但没有智力挑战。学生课前已经读懂课文,经过40分钟教学,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发生变化,课堂效果是什么?”此话正是说到了当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堂的存在的问题。最近笔者观摩了10余节省级课堂教学展示,许多课堂的形态诚如干老师所言,学生发言异常热烈,一问一答,面对这样流畅的课堂教学,似乎应该有一种兴奋才对,然而笔者听后却总感到有一种缺憾,那就是学生的思维有多少挑战,学生的收获是什么?教师的教学有什么意义?课前与课后有什么不同?难道只是课堂舞台上学生已有经验的展示?

也许是由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发挥,评委如何看待,所以很少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也应是导致低效的阅读课堂的存在吧。因此,我们必需提倡阅读教学从终点思考。 

二、从“起点”出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教师要做到终点思考,最佳路径是从“起点”出发。达标的路径肯定是多元的,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思维方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表达方式。但是,分析众多成功的课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应有规律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师要把“教案”的设计转化成“学案”的设计。一字之差,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新的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要主动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需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必需是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因此,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上。所以,从“起点出发”时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学什么和以什么方式学?

1、学习内容,教师选点要准。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是靠长期的读书、实践、思考练就的。这双慧眼要能够准确地捕捉文本的主要信息,能够准确地选准对学生成长必需的学习内容。

(1)文本解读懂取舍。

刘仁增老师在《语言元素是有效解读文本的命门》(《小学语文教学》2009. 5)一文中提到:“对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诸如关键的字词标点、精巧的句式表达、典型的段式结构、特别的谋篇布局、‘异常’的描述手法等,我们都必须敏锐地加以捕捉,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感受汉语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用经验,存盘言语养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看清课文的重心,对于一篇课文而言,不是每部分都需要条分缕析的。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以后,随着课文篇幅的增加,课堂教学如果逐段讲解,不但容易造成“推土机式”地平移,而且容易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悉心研读文本,和作者想到一起,和编者想到一起,懂得取舍,对于其中的字词句段,有的是作者刻意着笔的细节部分,多为精心的描写刻画,有的则是过渡性地介绍文字,教师要能够捕捉到课文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能够发现此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最大的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是什么。在聚焦文本重心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关注课标对不同年段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2)言语训练会聚焦。

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着语文学习的重点不仅在于感知文本的内容层面,一篇现代文学生读上三五遍之后基本上能够知其主旨,悟其内涵。语文学习的重点应该落在语言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上。钱正权老师说:“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指向教学内容的认定。”“怎样认识和确定文本中的教学内容?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包括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两方面,不能偏废。”语言发展有赖吸纳新的书面语言形式,习得语言形式力求与解读文意紧密结合。因此,教师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并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增值点,进而设计基于文本语境的听、说、读、写训练。比如教学《田园诗情》第一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时,老师发现这段话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而且关乎全文的主旨。于是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许多学生读得字音正确,但没有读出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明白了课文主要是写荷兰的牧场时,于是再让学生读这第一段,许多学生若有所悟,开始有意强调了“牧场之国”。紧接着,老师又让学生品味这种语言形式,这段话可不可以这样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同样是这几个内容,想要说什么,就需要强调什么?而强调的东西需要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2、学习方式,教师指导要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读读、想想、说说、写写才是最为朴素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潜心会文,师生对话交流,才是最本色的语文教学形式。说唱跳演、媒体频换……只能是让语文教学种了别人的园而荒了自己的田,让语文学习变得浮躁、肤浅。

(1)“读”“悟”一体,是最本色的语文学习方式。

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依靠最朴素的语文学习方式——读和悟。不需要用花哨的多媒体,不需要用多余的唱跳演,语文课上就应该是读书、感悟和交流。读书是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重要途径,读书也是学生表达感悟和见解的有效载体。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提高。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明代的胡宪仲说:“引之自悟,则得之渐,故为身心之益;倾之速悟,则得之轻,故口耳之赘而旋忘之。”正是有了读的基础,有了教师的点拨,才有了学生的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层次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课文的语言魅力学生得到了充分地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智慧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领悟。“读”“悟”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最好的接触,读得多了,悟得透了,“其意”自然成“吾意”了,“其言”自然成“吾言”了。

(2)“情”“思”并重,是最本色的语文教学诉求。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情感的熏陶,也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理性的思考,其实,做到“情”“思”并重才是语文教学最本色的诉求。语文学科自身就饱含着情感的种子,学生读文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被文中的形象感染。林语堂说,文学产生情感,情感能产生力量。同时,情感与思维并重,追求情感的课堂不能离开思维的参与。目前许多的语文课堂也展现了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书,但是其间缺少对语言的品味与习得,没有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没有价值观念的提高,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似乎成了句空话。“情”“思”并重就是要让学生把读书的过程成为品味的过程,把读书的过程变成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懂得适时追问,把简单的问答式,转化为探讨的对话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倾听、对话、建构新的思考与问题。比如教学《诺贝尔》一文,学生被诺贝尔为科学而献身的那种毫不气馁的精神所深深感染,教学至此,其实只是走了一半的路程,教师随后应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细节刻画诺贝尔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中,两次写了诺贝尔的眼睛,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品味、思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走进诺贝尔的内心世界,更深层地感受这颗伟大的心灵。

一堂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学生的思考无处不在,表现为对词语的理解,对画面的想象,对语言的品味,还有对作者表达思路、表达方法的领悟等等。只有“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了)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了)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有了“思”的参与,学生才读得更加兴致勃勃,才有了内心真实的感动。正是有了“情”“思”的交织,学生的读书感悟才有了真实的意义,才有了持久的动力和张力。情,只有在思的推动下,才有动心魄的情;思,只有在情的推动中,才能产生更深刻的思。 

阅读教学,从终点思考是一种朴实的思维方式,它带来的是阅读教学的从起点出发,并追寻朴素本色的学习方式,这当是阅读教学达成有效课堂的基准。

源自:《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0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