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骨斗榫

 阿金大大 2017-12-01

接骨斗榫  

斗榫:形容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榫头和卯眼; 

接骨斗榫:经过长时间正确的内家功夫锻炼后,人体骨骼之间互相咬合,完美承接,达成一种类似中国古代建筑榫铆结构一般的刚体状态.因此己之身体(肢体)在接处到对方的身体(肢体)来袭之力后,己与彼之间的接触点粘走相生,互相咬合,完美承接,类似于达成一种类似中国古代建筑榫铆结构一般的刚体状态。这也就是内家功夫里的“转关过角”。

 

 

接骨斗榫-----拳友间探探讨

    整劲怎么练。我最近突然感觉架子变重要了 以前没这感觉 

    看过古代的房子吗 ?不是用水泥。是像积木一样叉起来的斗榫木架的那种,柱子不入地的,但是很稳,只是放在柱凳上,这关键是接骨斗榫的功夫 

    关键在于梁与柱之间的接骨斗榫 

    接起来就是整体。要动就一起动?先练就整体,之后才能象吊桥一般的变化 

    整体怎么练呢。 

    两肩两胯要入榫 ,先松吗 一个松字,其实很容易误解的。说的是,有的人喜欢将两肩两胯的入榫,意思是说,你的脊梁是房子的栋梁,而你的两手两脚是四根柱子 ,这四根柱子与栋梁之间,必须接骨斗榫这样才算整 

    可是如何接呢 ?先拆开吗?先拆 开 ,拆就比较难了 ,这一基本训练确实是有些难度的 ,我觉得胯好像比肩难 ,但是,真正的将胯和肩做到了入榫,人的这座房子,就搭成了一个大的间架了,就象一座中国古典的房子,任凭地震,也一样的稳固了 ,虽然柱子下面是不入地的,是无根的,但是依然是稳健的 。有道理,我走路的时候觉得肩甲骨好像有点挂在上面,不知道对不对,只是有时;)肩甲骨及整个手臂,肩甲骨及整个手臂好像有点挂在上面,是对的 ,经亨颐先生曾说过:榫若无斗榫,虽栋梁之才不足用也。且既有栋梁之凸,榫若无柱头之凹,榫虽栋梁之才亦不足用也。 

    这就是两膀相系的感觉 ,可是胯就有难度了 ,是啊 ,不能胯也挂在身上吧 ?也要有这样的意思 ,古人有轮胯一说 ,那走路时候是用身带胯再带腿走,以身带胯 胯带腿。

 

 

接骨斗榫,入槽归位

    我给大家开一个题目吧:“易筋->易骨->易髓”和“易骨->易筋->易髓”

这两个说法谁合理,为什么合理,为什么不合理? 热烈欢迎大家讨论。 

    易筋->易骨->易髓 比较合理吧 筋开骨合髓通 没有真正的步骤 

    我对筋骨髓中的骨是定义为“骨架”,而不是骨骼,这样才有接骨斗榫

的效应,第一个阶段调架子才有了依据。所以我是认为第二种“易骨->易筋

->易髓”这个说法合理。不能打一开始练拳就去长筋长力气。 

    如果把筋骨髓的骨定义为骨骼,我就支持第一种说法了。 

    所以要对“筋骨髓”做个明确的定义,才知道合理的依据是什么。 

    我在杨鸿尘先生里边的书看到他用其中一种说法批评另外一种说法,但是

没有明确定义到底什么是筋骨髓,所以我觉得他这样子容易误导别人。 

    很多概念都有变化了,如果我们不明白到底古人在用什么东西来说,可能

会张冠李戴,南辕北辙。好比中医的五脏和西医的五脏,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是的,就看到底如何定义筋骨髓。如果说骨指的是骨骼,那么接骨斗榫这

里边的骨是骨骼还是骨架?而说到了骨架,那么就有一个“架构”的延伸概念,

进而一般化到了“结构”。或许接骨斗榫里边的骨是指的骨骼,但是“接骨斗

榫”整个概念可能是反映一种传力结构。好比“象形”是为了反映“取意”。

所以这个话题开出来,是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单单一根骨头反映不了太多信息,充其量是说骨骼坚实,生理机能好吧。

我比较怀疑的是骨还有涉及到骨节这个概念。 

    接骨斗榫说的应该不是一块骨头的事情,应该是不止一块骨头。所谓接骨,

人身上的骨头总不能说是接到筋肉里边去吧。每块骨头都要接的? 

    是啊,既然说到接骨,是怎么个接法,接骨后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肌肉在

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骨头是出不了力的。所以我看到《全身是手手非手》里边

说不用肌肉力,我只有苦笑的份了。 

    理解了为什么要接骨斗榫,肯能更容易理解接骨斗榫 

    那请说说为什么要接骨斗榫吧。我也是一只半解 

    接骨斗榫,入槽归位。 (外形间架)接骨斗榫,(内部内脏)入槽归位。 

    我理解内脏其实是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我们一般说的体腔里边容纳的内脏

器官之外,应该还有四肢的肌肉血管等组织。入槽归位后,内脏才不妄动,不

会颠簸,体腔内部就不会因为物理产热过量而内热,否则说不定要烧坏了。 

    接骨斗榫的关键应该是两个骨节的连接处,再把范围扩大一些应该是任何

两个或多个连接处 ,人的骨节本来就是连接的,又何来接骨斗榫呢? 

    接骨斗榫的关键应该是连接两个骨节的东东,以及两个骨节之间的间隙的

大小 ,这就又涉及到筋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达摩大师为什么只传下易筋经和

洗髓经的原因了,或许就是因为易筋的同时已经易骨了 

    不过我觉得易骨应该还是未必全指骨架。当然骨架也是其中一部份

    我们先把各个因素独立,然后看看缺了哪些因素就会造成什么结果,加入

什么因素会涌现什么,借此来发现每一个因素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其实,易筋经里的筋可不是现在意义的筋。在以前,筋还是指肌肉 

    骨在不同语境有不同所指,所以我们得弄清楚语境是什么,或者概念是在

哪些语境下去理解。 骨骼的压电效应会让骨头在持久适度的压力下发育。 

    内家拳里,感觉不用劲也能发人,应该说是肌肉不是没用劲,而是指肌肉

的劲没有直接用于对抗。而是用小劲调节骨架,以合理的结构应付外力。 

    所以把骨头的机能提升,比如骨密度增大,其他功能增强是毫无疑义的。 

    阿泰"所以把骨头的机能提升,比如骨密度增大,其他功能增强是毫无疑义

的。"这里可能易骨方面的说法更多些。 

    肌肉不可能不用劲,只是能否合理用劲而已。合理用劲 ,经济用劲 ?所

以宣扬不用力的论调,我认为是没有交待清楚概念,会引起误导的。 

    如果在不影响肌肉控制前提下,肌肉应该最大加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内

外家应该没什么区别。 

    如何合理利用压电效应,就会涉及到如何调架子和如何走架子的问题。 

    架子的角度不对,走架路线不对,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削弱骨骼机能。

    当然 ,而调架子、走架子这些动力,都要直接来自于筋肉。筋肉能动,则

是来自于意识发出的运动神经控制信号,以及感觉神经的感觉信号来捕捉反馈

信息,以便进行调整。 

     一般的房屋搭架子可不能歪了,一旦歪了,受力不合理,时间长了就会倒

塌了。这个比喻对头。 所以,一开始就要求中正,顶头悬。就是要把这个架子

打正。 

     所谓内家外家,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描述吧,我不以此来判断优劣。太极

拳没得真传,一样会练走样,连所谓的外家拳都不是。 

     架子正了,结构重力节节自然下到脚底了 

     但是肩部的结构受力在自然姿势下就不好增强了。 

     身上没了应力,自然也就轻灵了 

     应力还是有的,地心引力总是无法逃脱的。呵呵 

     只能说是额外的应力没有了。 

     应该是尽可能少。呵呵。我学文科的,没那么严

     适当增加应力,身体会产生适应性发育,机能也会得到增强。 

     我理解,权当补充。 

                  

 

接骨斗榫 -------应用中的理解

 

  推手是知已知彼的过程,有的太极书称"问"和"答",仅知巳而不知彼推什么手呢,太极"听劲"就是知彼而不被彼知的功夫,所以千万不要把知已知人的功夫割开来看,知己知人的功夫是同比增长的,不是要知已透了,才能知人的.

 

  脚趾抓地要掌握好"度",引起紧张则是"过"了.

 

  大脑是神之府,是统帅居住之地,要清净虚无,才能出灵感。意为神之用,动是意念。常人(指没炼功的人)的运动的思维能力在大脑,遇突发之动,会反映迟钝、甚至发呆。而炼功有素之人意沉下丹田,意气由丹田发布至全身,才能虚灵,这就是全身无处不太极。

 

  功夫的最高层次是修心养性,……

 

  推手练意,这“意”很实在:时时处处对手皆可拳打脚踢头撞掌击,如和应对接手起落都是为了让对手无法攻击你,同时你却可已攻击他的最没防守的地方,攻其所必救,不救即毁。如何应对,各家有各家的拳架,那么多式,只要能“过劲”,都够用了。

    高手,我想应该有杀伤力,用不用在他,但必须有!也要有挨揍的能力,不可能手手劲都过得很好万一让对手打上也要能受得了!太极散手好手,不打到身上不动手,用身体接劲,打到他身上的时后,就感觉他一软,自己已挨上了。弱一点的好手,在途中接劲借劲同时出击。还有一种别人尚未出手刚起手时,就打击别人,不太容易借上劲,打击效果差一点(别人未出劲,护体气未散)

寻常意义的散手与太极散手,并无分别。你松你就快,能借上劲你就狠。劲走得好,你就打得从容。

 

    太极拳学,至简至深。无欲无求,不漏有真。

    坎离阴阳,佛道家常。有意无意,可短可长。

    无极无定,太极进境。纵放曲伸,屹立精神。

松通中空,舍身并从。四两亦无,来去从容。

 

   劲起骨缝,只是说骨缝中存了能量。这能量类似弹性势能。

   

推手是两人相对待,彼此有彼此之中心与重心,两者之间更有相互往来之无形重心与中心,如何维持与保护自己之中定,与时时破坏对方之中定,是往来间相当有趣的事,这种往来不假思索,直接反应,所谓牵动往来灵系其间。

   

太极拳主要在让人打不到,不是打不倒,因为打不到,所以自在从容,处处得机得势,自能藉力使力,所谓先阴后阳即是先化后攻,及其致始为阴阳同出。

不管本身有多大多深之劲力,如果对方不受(感应圈比自己好,也就是走化功夫好),依样落空,所以太极拳是问己的功夫,事有不得反求诸己,怎么挨打、怎么走化不净,要研究切磋,如此做去功夫自能增长,千万不要以打人出去为乐事。

 

   习武首重德行,太极入门的时候老师就会讲沉肩坠肘,心意松沉不下,何来的弹抖。身体也会是僵硬的。如果不懂四两拨千斤,只是在拳式招法上玩味,终难大成,恐怕小成都难。太极的功夫不在擒拿摔打抖放,那些都是“形而上学”的东西。打人不一定非要放倒才叫绝。说自己高的人,大都是没见到高手。说没见到高手的人,大都是高手不见,或者见了也看不出是高手。医家里面有,望、闻、问、切,动手是最浅的阶段。平日多多把心意放下来,不即不离,平平淡淡的玩味,慢慢就会体会到一点太极的感觉了。 

 

   推手中的”气”的运用,是与筋,骨,皮搭配好的运用的,并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自已的劲路可由三个地方出入,即劲可由骨出入. 劲可由筋出入. 劲也可从皮出入.三种劲法各有优点,灵活运用,妙趣无穷.那么推手过程中,对手也有三种劲法的话,用排列组合法就会产生很多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必须由”听劲”来决定自巳的应变.以劲起骨缝为例,推手过程中,必须自己的骨缝张开前提下,把对手的骨缝关闭,也就是”分筋错骨”中的”错骨”,也是太极中的”接骨斗榫”,只要自己能”听”出对手的劲路,同时自已能开好自己的骨缝---即接好自已的骨.然后在不顶不丢的前提下,错开对手的骨,对手也就不攻自破,这便可称为”和着对手劲走”的方法与境界;假如此时加强了”错骨”的意念,便由”和着对手劲走”转变成人发放对手的境界,当然这中间还须有虚空的的境界,如果在这样的境界下推手,受益也许会多一点.

 

   孙老命曹晏海演技,曹示以通背、劈挂、滑拳等。观后,孙老曰:"汝之技,无需再习形意、八卦、太极诸艺,只需换一付腿"。原来,曹上肢已练得颇有功夫,只因步拙腿僵,故在实战中难合其用。于是,孙老未授曹任何拳架,只授曹"飞九宫"之术。"飞九宫"者,乃地插九轩,人在其中以所善诸艺往来穿梭(《拳意述真》中论之甚详)。数月,经孙老悉心教授,曹之步法由拙渐活。于是,孙老又授曹散腿之用。所授散腿皆由八卦暗腿演化而出,因曹已有"飞九宫"之基础,故能得此散腿之用。孙老之用腿与众不同,教授时,孙老将双手背于身后,对曹说:"我不用手,只用腿,你随意攻守,注意,三秒之内我必起腿。"言罢,孙老潜步走近,曹刚要出拳或出脚,孙老的脚已抵在曹的心窝处。如此反复多次,总是如此。曹总是夺不着先机,又挡不住、化不开、躲不及,而孙老的腿法很简单,就是一抬腿而已。

    原来,凡人用腿必先移重心,否则无法平衡,故腿动必先肩动。所以,只要集中注意力,在对手出腿时,一般还是可以作出反应的。然而,孙老出腿时,却无这种迹象,故使人防不胜防。于是曹晏海问:"孙老师,您出腿时,怎么全身竟无一丝迹象,好像凭空出来了一腿?"孙老曰:"这是因为我周身各处都能作为重心,故能出腿时与出腿前一个样。所谓暗腿、第三条腿就是指这种功夫。此需有一定内功基础,才能做到"。于是,曹又得孙老内功修养之传。从此曹只食素,不食荤,以后练成轻功,有"草上飞"之美誉。

孙老教授曹晏海近身用腿之法。两人相距咫尺,孙老对曹晏海说:"近身亦可用腿,抹踢即是一例。"于是要曹任意进攻。两人相对瞬间,曹突抢中门,孙老一腿早到--膝顶、腿旋、足发,曹急后跳,仍被孙老的腿抹中,曹当即栽倒在地,脸色陡变,虚汗如雨,好一会儿,才得恢复。曹晏海说:"孙老师,您这一脚虽然只是抹了我一下,却使我不仅痛入骨髓,而且心如电击,好像整个内脏都散了"。孙老曰:"此为内劲这威力"。接着,孙老详细讲解了抹踢的练法、用法、变化和走劲。该腿踢出后,在空中的轨迹像个"8"字,速去速收,倏乎若电劲。退一动,就要蕴涵、潜换着足之踩踏、膝之冲顶、腿之旋搓、脚之贯劈,要一气贯穿。其特点是,不仅踢出后要力贯足底,而且整条腿都要有浑圆劲,也就是即使对手躲过了膝顶、足踢,只要被腿抹上同样能发出威力。甚至在脚下潜回收的过程中亦有用足跟劈钉对手之意。非得有很好的控制和利用自身重心变化的能力并辅以一定的内功,才能在实战中用好这一腿。由于曹晏海此时通过"飞九宫"的练习在控制自身重心和内功修为上均有明显进步,故能在月余的时间内初步掌握了此腿的用法。 

 

   高水平太极推手可形容为:一触即发.在无形中化解不存发意与一触即发是一回事.是推手中的两种表达方式.并不相互矛盾.在我理解是两种方式都在棚劲的基础上做出来的.没有棚劲是不行的.这里面不能有”力”生存的,必须是劲---即内劲,内劲运用得好,就能有以上两种推手效果.推手是推内劲也.内劲由何处而来呢?本人认为劲起于骨缝.陈鑫著述中也谈到这个问题,但关健是劲如何以骨缝起劲,骨缝起劲在推手中如何运用,这才是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推手的问题也就可以说入门有望了,不然永远是门外汉.魏树人著<<杨式太极述真>>中讲的太极揉手中,写到了一点点有关内容,不注意的话,可能被忽略不看的.可以说,不推手的太极是太极操而不是太极拳,尽管很多人不愿承认,事实如此,拳包括四方面,即:观赏表演;养生健体;技击防卫;治病疗伤.后二方面是拳的高级层次.推手是技击防卫的训练,推手训练到位,便是技击了.

 

第一个是指你每一个关节的力量是小的,但是叠加起来就成了整劲,是很重的手法。

第二个是指寻桥粘手要听力,力的大小方向,有细腻的力感,用园去化解。

第三个是指中的理念,两个人的任督二脉就是中线,攻击时也是两中线的距离最短,要害最多。对攻时不忘抢中线在化开对方来势后击打对方,化力后面再发力

第四是指几种缠丝劲的正反关节的擒拿

 

 

......一夫当关,万人失勇。沾连粘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整重。细腻熨帖,中权后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

这几句话出自陈鑫的《陈氏太极图说》中的太极拳经谱,分开来看不好理解。

这几句的大概意思是说,与人交手时要运用太极拳的原理。

运我虚灵,弥加整重。大概意思是说,调整调动我身体的“虚灵”,使身体达到“整劲”。周身相随,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后一句是说,细心的体会感受对方的劲路,判断对方的虚实(即“听劲”),避实击虚。接骨斗榫,是指木结构房子的梁与柱的结合点。这里指骨关节,也指人的身体就像木结构的房子。 回答者: 陈氏后人陈洁

 

传统的内家拳讲究用意不用力,那力从何来?   

      中国北方太原有一座与黄鹤楼齐名的飞云楼,相传为唐朝大将尉迟恭所建,总高23米,纯木质结构。该楼有三绝:明三层暗五层,另外一绝,就是全楼没有用一颗铁钉。笔者为啥要提这个呢?因为这根我论述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的内家拳讲究用意不用力,那力从何来?这直接涉及到传统修炼中的一个关键的东西,接骨斗榫。

 

    台湾的潘岳先生也提到过这个接骨斗榫的说法:“骨骼是用来定位的,关节是用来转换劲力的,筋健和肌肉是用来产生力量的……”

 

    当然,间架和结构都得通过接骨斗榫,这是个复杂的工程来完成的,不是简单的局部的工作可以解决的。这过程是由表及里,由粗及细的,而且几乎含括了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接骨斗榫的前提,在于“骨”、“肉”的分离。“骨”,应该按照我们的意志,摆成某个几何造型,而肉,应该在我们意志的指挥下,在不涉及骨头的情况下,做某些运动。“骨”、“肉”分离是身体能够感觉到骨骼和肌肉可以独立控制,即“力不为形之所拘,形不为力之所累”。 用形象的概念来譬喻,象是几个木棍在搭架子,这是骨头的要求,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摆成某个几何图形。但是,单是木棍搭架子,是不稳健的,很容易散架。所以,我们采用绑带,一层层的将木棍缠起来,直到将木架子成型。但是,绑带在缠木架子时,不能随意的让骨头动起来,应该尽量的把骨头固定在某个几何图形上。真正缠住架子之后,即便把架子扔了,依然实际架子。这是很难用语言在描述的概念了。这绑带在缠木架子的工作,杨家叫抽丝,陈家叫缠丝。其他武术形式也一样有不同的描述,或叫裹 或叫贴 或叫“内开外合”,“里抽”也是一种说法;还有“内聚”、“塞”、“骨节填实”等说法。

 

    太极拳象是跳舞的房子,造房子必须从每一关节处开始搭建间架,切实地把房子造得象与黄鹤楼齐名的飞云楼一样实在了,房子的空间就自然的出来了。倘若架构不稳健,这空间随时会丧失的。人体原本就是一个有三大节九小节甚至更多的节组成的几何体。倘若这些节节之间的构成不了稳固的几何体,随便他如何吹牛,都显示不出内功来的。任何内功,都得符合力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内功拳除了劲能作用于人外,另有一因素,涉及人的心理因素,那就是:势。针扎人,是劲。人见针扎来,想逃,就是势。刀,是有了一种现实的威胁所以才有了势能。当你跷维脉络畅通的时候,你的手其实就是锋利无比的刀。对外的劲是都是靠阴面的肌肉向里贴产生的,即里开=外合。劲都是走阳面的,走阴面的是气血。所以老拳论有云:浊气下降(气血),清气上生(劲)。内劲始终走阳面的。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内功拳,与其他运动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内动"。躯体百骸就是"外",脏腑器官就是"内"。这也许是拳学的基本功所在!!这是内功拳与外功拳的主要区别。倘若想建立间架结构模型,也是分层次的模型:第一,我们得理顺相对静态的间架结构下的运和动;第二,与对手的协同和对待。

 

    太极拳初期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完整一气。理论上说,要解决完整一气,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实际训练中,其实还只是做到人体三大节的节节贯穿而已。两只胳臂、手,与整个身躯、头,再与整条腿、脚底之间,形成一个有机体。三大节贯穿的关键,是中节的完整。三大节之间,根节稍节与中节只的关系,就象是插座与插头的关系。中节身躯是插座,根节两腿与稍节两手,就象是四个插头。首先得将插座摆放在一个平整的地方,然后将四个插头一一插上,这样才能完整一气。孙禄堂先生的主张:“肩胯里根极力回缩”。根据生活经验,先将插座平整的摆好了,才能方便插头入榫,插好了,才能通电。还有个说法:就象是一节节电池,正负极对接,练的就是这个。有很强的“电压”。只有如此才有完整一气可言。身法决定一切!又如,拳架里的每一个动作的动力都是来自脚底!《太极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就象是你家的自来水,水源都是来从自来水厂的。这是绝对不会错的真理!拳论接下来还补充了一句: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一拧开水龙头,随感斯应了,水就自动的流了出来。

 

    推手初期要解决的是:水龙头一拧(接口)。陈微明夫子的的话:“太极拳就是要出手拈住人家,拈不住就不要打,证明自己工夫还不够”。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例如:举个方凳的例子:一个榫卯的结合的死(好的凳子);一个榫卯的结合的不死(不好的凳子)你分别去坐它,结果会怎样呢?活的容易坐到地上嘛!坐到地上,是你去坐自己被晃到地上。。。凳子形不散又恢复原形,榫活的方凳就是太极所需搭建的间架结构;坐到地上则是太极推手所要追求的效果(舍己从人),让人打而打不了,亦即是以静制动的一种诠释!道也好!拳也好!其实本来就很生活化的,不然,为什么大道至简!传统拳术用劲之道尤其强调胯,胯为中节转化之中枢,“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故有“胯似鱼打挺,后胯逼前胯”等中节运劲用劲之核心要领。亦即是中华武技的特性(是随时随地能够克服阻力,否则就是招法和体操)得以展示的根本所在。

 

田兆麟老师曾形象的说:“太极拳象是洋龙”。田兆麟老师,他民国初前曾做过北平消防队员。洋龙,就是而今的高压水枪。意思是不能用高压水枪来砸人,而是水枪不动,如何让水加压,让水来冲击。理解了洋龙,那么在身法训练上,我们结合老一辈的说法,就能找到依据了。用气?这两个字也容易让人误解。《吴越春秋》里说:“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这气不是凭空而来的,首先得布形。意思是,先得将自己的身形调停妥当了。把自己的间架摆好了,躯体的各关节入榫了。只有在自己的身形上多做文章,才能“候气”。身形间架调停妥当后,气氛也自然出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在神态的指挥下,身形与气氛一起的运动,这才是与神俱往的含义。

 

     武术的基本训练,无非是将身体这三大节,练成完整一气。“用意不用力”的原因是:“完整一气”。 传统的内家拳讲究用意不用力,那力是从完整一气来的!!

接骨斗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