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三座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墓,推算时间,约为黄帝时期的遗址。 遗址主要是一座古墓,墓主是一壮年男性,身体呈南北向仰卧,在其身旁两侧。各被人以蚌壳堆砌成“青龙”与“白虎”图案,分别在东西两边摆设着,东边为青龙,西边为白虎,青龙身长1.78米,白虎身长1.39米。二者,就在成年男性尸骨两侧守卫,形成非常显明的对比。 青龙、白虎守在墓主两旁,依当时“河姆渡文化”的特点来看,应有守护、警戒的用意;好像住宅前伫立两尊石狮,或大门上贴一对门神图像,都有“护卫”的意思。到目前为止,这就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青龙白虎风水”,中国风水后来所提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源自于此。 这些,在形式上很接近青龙、白虎的原始含义,只是在后世风水的演变上,“左青龙、右白虎”逐渐成为宅地两旁“山砂”的代名词,而变成实质的“护卫地形”。 在现代的风水理论中,青龙、白虎已成了穴场左右两边的“砂”或“高岗”的代名词,对于其目的,《葬书》说: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穴也。 《地理大全》说: 《葬书翼》也说: 左右二砂名之日“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 一般的风水师,对于阴宅“龙虎”认识不清,都把左边的山峰称为青龙,右边的山峰称为白虎,如果对中国风水作了深入的研究,一定发现“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是错误的,就形势而言,青龙、白虎究竟是指山峰还是砂呢?对此《葬书》说: 经日: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锯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据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穴左的青龙砂和穴右的白虎砂都不宜太高,白虎砂更要低俯一点,一是太高了会压穴场,二是龙尽气钟处的穴场,如果龙虎砂太高了,使“生气”随着龙虎砂而去,三是穴场左右的龙虎砂太高,使穴位明堂狭小,甚至没有明堂,以至不能引导外气聚集于内气。同时青龙与白虎两砂都必须向穴场弯曲,不可朝外,忌讳“虎蹲”(即虎砂高而朝内)、“龙锯”,龙虎都朝内环抱,才能使外气聚于内气,才能达到“龙虎卫区穴”的目的。 虽然阴阳宅风水中都有风水专业术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但是《葬书》所讲的阴宅“四神砂”与《地理大全》所讲的“四宿山”、《阳宅十书》中“四象”不同。 《地理大全》说: 地理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亦姑借四宿之名,以别四方之山。 《阳宅十书》则说: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元武(玄武),为最贵地。 在此特别强调一下,研究风水的读者一定要注意阴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代表的是“前后左右”地形,用风水专业术语讲的是“砂”,而《地理大全》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代表的“前后左右”山形,用风水专业术语讲是“山”。《阳宅十书》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阐述的阳宅四面形局:“左有流水、右有长道、前有汗池、后有丘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