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已经多到令人惊悚的地步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12-01

——答《雁阵》读书八问


罗佐欧

读书改变了您什么,能否谈谈一些切身的经验?


       读书和写作,培养了我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去感受世界之美,比如在忙碌的日常中为一场雨、一只布谷鸟叫、一片白云驻足、停顿、惊讶。也让我看到自身狭小的生存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我从没有问过“读书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因为毫无疑问我切身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读书带给我的是精神生活的享受。而我对好书的渴望,远远大于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大房子、奢侈品对我没有多大吸引力(不仅仅因为我够不着它们)。读书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式,给了我功利之外的另一个维度的视角。功利当然并没有错,但只有功利的人是狭隘的。读书使我坚信一些更恒久的东西和它们自身岿然不动的意义,而不去追逐短暂易逝之物。

       读书让我更倾向于去选择自己内心所渴望的生活方式:过有所创造的生活。对我而言,只是从书里获得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获得创造性。我认为这也是人身上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作家的作品之外,我也很喜欢读书信、传记,在这些书信和传记里,我读到了他们真实的经历、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他们的真诚、纯粹与热情,他们在种种困境中前行、投身于创造生活的勇气常常使我深受鼓舞,想到自己应该像他们那样去生活,那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令人向往的。


怎样读书才算真正地读好了一本书?


       作家纳博科夫曾在回忆录里说过,他在20岁以前,就把俄国和欧洲大部分的文学经典作品都读完了。而我真正的阅读是从20岁(大学时期)才开始的,可以说非常的晚,太晚了。但也许正因为开始得晚,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我经历过一种很特殊的感受:每读一本书或一个作家,自己就被刷新一遍。那几年,我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阅读中,也读得非常细致,基本上读完的书每一页上都画满了线,内心总是被一种难言的喜悦充盈。我认为,真正读好一本书应该是那样的,那就是读完一本书之后,能感到自己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自己的感受、视野被拓宽,认识被更新、获得了提升。

       然而,进入一本书——尤其那些经典是很困难的。坦诚地说,我第一遍读荷马史诗、读《包法利夫人》、读《安娜·卡列尼娜》、读《追忆似水年华》、读博尔赫斯的诗等,都毫无感觉、一无所获。这些都是在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才突然感觉到好、发现好在那里的。切身地感受到好,这是真正读好一本书的第一步,是一个门槛。我们往往因为一本书有名、很多人觉得它好,而去读它,但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好,你就是没有感觉,那么这本书对你个人而言就是无效的,所有的分析和评价也都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所有的好书都需要重读。真正地读好一本书,更可能发生在重读之时。第一遍的新鲜、冲击也许很强烈,这种感受也很珍贵,但它们很快会被遗忘,那些被遗忘的细节才是更具体的美妙之处。当你说这本书非常的好,但却支支吾吾连某个人物的名字和里面的地点、情节都说不清楚的时候,你说的话就会大打折扣。要学习如何读好书,纳博科夫那本非常著名的《文学讲稿》值得借鉴。他对重读的重视也影响了我。他认为一个好读者要像作者写这本书一样专注,注意到它的每个细节、局部,它的丰富性,它整体的结构和风格。如果能在重读一本书的时候做到他说的这种专注,我相信肯定能读好任何一本书——尽管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这样花费心力去读。当然,细读的目的并不是要去记住这些,而是注意和感受到这一切,感受到一部作品真正的好。我们真正能记住的东西很少,而那些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我们的意识、思维和感受力,那些在无形之中塑造了我们根本性认识的东西最难得。

 


一个人如果读书多了,会不会与这个世界脱节?会不会变成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人们通常把“读书多”跟“书呆子”等同起来是不公正的,读书把脑子读傻的人不少,但不意味着读书多的人脑子就一定傻。读书多了跟与世界脱节,两者之间显然也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比如歌德,学识非常渊博,但也一生都投身于政务和现实生活。与世界脱节,这个观点所隐含的,是以世俗生活、流行时尚为参照点,凡是这之外的,就是脱节的、格格不入的。这种观点本身也是浅薄的、不公正的。因为首先,“世界”本身是丰富、多元的,有很多的层面。世俗、时尚,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所置身、所关注的层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层面。一个人沉浸于阅读、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受到聒噪的新闻、娱乐的打扰,努力创造一种精神生活;或者一个人不像同龄人一样满足于追星、购物,做疲惫的上班族,而摆脱束缚,勇敢而自由地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去穷游,等等,只不过是不同的内心选择和生活方式而已。其次,参与生活、参与世界的方式也有很多。并不只有关心时尚、投身世俗这一种。很多的作家、艺术家,都属于“活在自己世界的人”,他们以一种更隐秘、也更深刻的方式参与世界。比如普鲁斯特、卡夫卡、博尔赫斯、佩所阿等,都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同时也是创造出自己世界的人;他们的影响,比起与他们同时代那些曾名噪一时、活跃于时尚潮流之中而今早已销声匿迹的人要深远得多。


读书的“多”和“精”(或“博”和“专”)哪个更为重要?

       就读书而言,我认为“多”和“精”是没法在放到一起去比较的,因为它们不是一层次或阶段的。说一个作家写东西“少”而“精”可以,但说一个人读书“少”而“精”有点不太可能,先“多”后“精”几乎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要注意的是,“多”和“杂”并不等同,一个人读的书很杂,乱七八糟,都是些没有专业知识和思想深度的书,再多也不意味着“多”。阅读是需要甄别的,不是所有畅销、有名的书都有真正的营养价值。不过,阅读也总是需要读过一些烂书以后,才慢慢具备鉴别力,挑选出哪些才是真正值得读的书。所以,它们都很重要,而且只有读得足够多,才能懂得如何细读、精读,才能抵达深入的程度。“博”和“专”也是类似的,那些博学的人(指的不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但都是浅尝辄止的那一类),也往往是非常“专”的。

       对“多”的渴望,我自己体会曾很深。以前每次进入图书馆或书店的时候,都感到喘不过气来,因为内心总是涌出一种念头:什么时候才能把所有这些书都读一遍。每次听到老师或朋友推荐什么好书,都迫不及待地到网上或旧书摊去淘,有的买不到了甚至会到北京高校的图书馆去复印。但继而又会想:这个世界上除了这些书,还有太多的书我都没有去读,甚至永远也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去读。在本科的阶段,我跟几个喜欢读书的朋友都热衷于搜集所有能下载到的电子书,文史哲各个类型都有,也会彼此交换,几个G几个G地从对方硬盘里拷。但后来发现,占有是占有了,大都没有时间或精力再去读,只不过满足了那段时间的虚荣心。——这种数量上的“多”其实意义不大,还不如扎实地去读几十本更有用。

       这种“多”也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衡量的,比如一个人读多少本才叫多,否则只能叫少,总有人比自己读得更多一些,但好像每个人都觉得还远远不够。庄子说:“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人对数量的欲求是巨大的,大到我们的生命无法支撑,因而从“多”到“精”也是我们生命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在数量上,这个世界从书存在那一刻到现在,诞生过的书太多了,而且出版业还在一刻不断地生产着新书,书已经多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有很多很多书,其中包括一些非常好的书,我们也可能永远无缘知道、甚至知道也读不完。不过其实,一个人一辈子能读两千本书左右就足够了,这些书中,又可以筛选出五六百本甚至更少。另外,当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其实好书是很有限的,或者说,值得耗费我们这么有限的生命中这么宝贵的一点时间去读的书,其实是有限的。人只要能读到几百本真正值得读的、而且经得起反复重读的好书,一辈子也就非常满足了。

 




       罗佐欧,男,广西人,河北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硕士,文化发展出版社编辑,自由读书社创始人。其诗歌集《日子的陡坡》已在掌阅电子书上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