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诗经》复叠手法的唐诗

 杏坛归客 2017-12-02

作者:凌彰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国风”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吟唱或此唱彼和,口耳相传,借助声音的反复和语调的和谐来加强其音乐性和抒情性。以四言诗为主要句式的《诗经》的复叠修辞手法也是传承原始劳动诗歌一反一复的节奏。


  “复叠”是将同一个字、词、句或章节重复地或交错地加以运用。单字的连用称为叠字,古人称“重言”,就是把单音字变为双音词,并注重对仗排比,以加强音节和感情的作用。在《诗经》中,“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依依”和“霏霏”等叠字俯拾即是。词句的伸张重复,就变成叠词,叠句或叠章。例如《王风·采葛》三章里的诗句“一日不见”反复了三次,三章的末句只改了两个字,成为“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和“如三岁兮”。这种反复递进、层层深入的叠句,有力地提升和加重了相恋的感情。


  在唐诗中传承《诗经》的复叠修辞手法的诗句也比比皆是。比较常见的有: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张仲素《春闺思》中的“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然而比较突出和罕见的是寒山的叠字诗《杳杳寒山道》和韩愈的叠句诗《青青水中蒲》。


  (一) 寒山及其《杳杳寒山道》
  寒山,生卒年不详。传说是唐代贞观时期天台山的诗僧,长期隐居台州始丰县(今浙江天台)的寒岩(即寒山),故号寒山子。他常与国清寺的丰干和拾得等僧人吟诗唱和。其诗作今存300余首,除记述山林隐逸之乐趣之外,多宣扬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以教戒说理为主,并善于运用通俗机智的语言来表现人生哲理,受到宋代王安石、朱熹和陆游等著名诗人的赞赏。其诗作至今仍流传于日本和欧美。1985年法国巴黎的阿尔夫出版社出版了寒山的法文译诗集《寒山》(共108首)和《云游四方的诗人》(共331首)。1990年代法国学者贝·皮沃和皮·蓬塞纳合编的《理想藏书》也收入了寒山的诗选集《诗25首》。


  《杳杳寒山道》的诗文是: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全诗八个句首都用叠字,对仗严格而自然,把分散的山、水、鸟、人、风、雪、境和情组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极其特色。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显现诗人超尘拔俗的淡泊心情。叠字的连用表现了整齐的形式美和增强了音乐美,使人听来和谐贯串,复而不厌,繁而不乱。


  (二) 韩愈及其《青青水中蒲》
  韩愈(768—824)散文家、诗人。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唐贞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潮州刺史和吏部侍郎等多种官职。一生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冠。他极力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与古文运动旗手柳宗元并称“寒柳”。著有论说文《杂说》《师说》《进学解》;赠序《送孟东野序》;叙述文《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和《毛颍传》等散文著作。另有诗作《山石》《石鼓歌》和《青青水中蒲》等,其诗风力求新奇,又以诗发议论,使诗散文化。后人辑有《韩昌祭集》。


  韩愈的文学影响久远而深广。例证如下:
  ①越南陈朝的仁宗皇帝于绍宝四年(1282年)曾命令刑部尚书阮诠效仿韩愈写了《祭鳄鱼文》投入了富良江,以驱走鳄鱼。又将阮诠创作的唐律诗称为“韩律”。


  ②在印尼,西加里曼丹州的华侨领袖、兰芳公司负责人罗芳伯于1792年也以“大唐总长”的名义,模仿韩愈的文章写了《祭鳄文》以驱赶赤道上的卡布亚斯河的鳄鱼。


  ③1936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说,由于“袁大胡子”老师的教导,他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文体。(见斯诺著《西行漫记》)


  ④韩愈在美国受到重视。美国汉学家欧文于1976年发表了研究专著《韩愈与孟郊的诗》。同时研究韩愈的博士论文有:耶鲁大学陈玉思的《作为古文文体家的韩愈》(1962);印第安纳大学哈特曼的《韩愈诗中的语言与引喻:“秋怀”》(1975)和波拉克的《中国的联句诗:重点探研韩愈及其诗友的联句诗》(1976)等。


  韩愈的《青青水中蒲》诗文是: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住?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此诗语言流畅、朴素自然,富有《诗经》民歌的风格。除使用“青青”这个叠字,三章的句首都反复使用“青青水中蒲”,以反复递进和“代内人答”的方式,将游鱼、浮萍、蒲叶和少妇进行旁衬对比,并以香蒲草拟人化来象征坚贞的爱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少妇对远行万里的丈夫的离愁日益浓重、孤独凄凉之感与日俱增。这种叠句的运用,将长相思之苦逐步提升,缠绵尽致而感情真挚。既加强了音乐美,形式美,也加重了感情的色彩和复叠修辞手法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凌彰,中国社科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北京印尼邦加侨友会顾问和香港邦华校友会名誉会长。


来源:印尼华文月刊《呼声》


评论家指出,诗歌创作须摆脱自我重复与立意单一


  “诗人应当警惕与生活百态产生膈膜,一旦创作主动或被动遮蔽时代的多样性,诗句便仅存一层层伪饰或炒作。”昨天,在上海青年创作研讨会上,有评论家直言,当下的“诗歌热”与诗歌的文本美学价值并不同步,一些诗歌的文字看似平滑却十分雷同,情感上看似澎湃却只是伪抒情。究其原因正是创作者习惯躲在一小块空间里自我陶醉,而忽视现实生活的多样丰富,“写诗,想要有情怀,先得有视野”。


  自我复制只会走进死胡同
  “羊羔体”“垃圾体”“废话体”“食物体”等口水诗曾一度走红,但旋即又被下一个热点覆盖,一拥而上的风格复制的背后,诗歌创作往往囿于一种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被人诟病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短兵相接。评论家指出,诗歌创作容易流于两种极端,要么往上抒抒情、不接地气;要么朝下一味媚俗、口水化。这两类极端显然都只能令诗歌的生命力黯淡萎缩。


  生活中的多样和复杂,诗人应该如何表现?诗人漫尘认为,不少诗人对城市或乡村生活都十分游离,却字字句句写着“无奈的守望”,这些情绪难免流于想象。一些年轻人以为互联网提供的“二手资料”就是生活的全部,以此作为素材创作,其中的故事和观点有意无意间总有别人的影子。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诗人张烨认为视野十分重要,“眼光拘泥于一小块被切割过的天地,对生活的敏感自然就渐渐迟钝了”。


  与行进中的时代疏离,必然会导致诗人陷入自我复制与模仿的焦虑中。青年诗人徐美超表示,所谓各种体,就是一种模式,当创作变成按照模式填空,诗歌的内容已经让位于格式。“当你发现诗句可以批量生产时,诗歌的美学体验荡然无存,只能变成一堆堆速朽的文字垃圾。”


  多元生活为诗句刷上底色
  那么,当下的诗歌创作如何破解不接地气的抒情?评论家指出,比语言技艺更重要的是扎进生活,用新锐的人文维度将体验写进诗歌。


  “它干净、羞涩,像贫穷的人/朝外面的世界,迟疑着,探出身子……”业内评价宗月《黄昏的炊烟》等代表诗作“怀一颗‘探询’万物的心,将社会事件提升到人文现象入诗。有学者认为,没有什么是不能入诗入画的,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可以将情感安放在许多物象之上,这种将熟悉的“景观”赋予感情的做法,往往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当诗人将聚光灯投向容易被忽略的平凡群体,勾画城市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时,诗句便呈现出质感与生命力。”评论家孙琴安说,很多看似平凡的人或物进入诗歌,恰恰是体现出了生活的质朴和张力。他引用张萌的诗句:“午夜的清洁工/凌晨3点的洗车女孩/路灯下弓身垃圾箱前的老人/一束寒光紧咬她孱弱的影子/不松口……”前者的坚硬粗粝,以一种美学范式改变当下诗歌普遍的柔软浮躁;后者则代表了虔诚自省的创作态度,消除创作中的矫揉与功利。


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