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自无心水自闲-王亚庆山水小品欣赏

 laobing719 2017-12-02

好美好雅的山水小品呀,

设色典丽清静、构图饱满,

笔墨老辣,

筆法遵循正统,

尚古雅、标髙格,

古意、文质、

清静為其宗。

悠然其怀——品读王亚庆的山水画境

近来事务纷繁,

心倦神疲之余偷空抄抄陶诗,

一则借其凝神,

再则也不至荒了笔墨。

如此多日,心下忽见古人悠然情致,

竟对欲望形态下的创新和表现颇感厌倦。

恰逢此际,

友人王亚庆发来水墨近作,

一派“日夕气清,

悠然其怀”的恬淡气息扑面而来。

尺幅虽不大,

却足以让我移心动笔。

借此品画之机,

我也顺便聊聊即使“没有诗和远方”,

又如何来对付“生活的苟且”。

亚庆兄的水墨山水很清新,

而且是从平常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

因而真切,因而自由。

其用笔似乎并不像很多画家那样追求笔力近乎偏执,

只是于少数勾皴处偶露峥嵘,

其余用笔一概淡然随性。

峥嵘处是拿得起,

随性时是放得下。

显然,

亚庆兄更享受这种“放下”的精神愉悦。

的确,放下了,

才体会得活泼泼、乐悠悠的真实性灵,

很多善念和智慧自然从中呈现。

因此,

亚庆笔下的用笔用墨,

其不经意处往往是得意之处。

其笔墨构象,

诚如石涛所言,

“人能受天之任而任,

非山之任而任人也”,

从无机心处觅得天然,

于是万千物象无不奔赴笔下,

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妙处,

也是白石老人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个“之间”其实境界很阔大自由,

无论古今中外、天人物我,

统统被容纳其间。

亚庆的画笔仿佛始终处在一种“游”的状态,

显得鲜活生动通脱无碍。

“游于艺”,绝非游戏,

而是一种生活的灵明态度,

像鱼涵泳沉浮,

相忘于江湖,

此时创新与否实非紧要,

关键是“游”的自由自在,

“游”的“得意忘形”。

其实,

亚庆何尝不知道艺术创新的意义,

只是,

单纯的创新和艺术精神体验相比,

如果后者能够自足地呈现出

悠游丰满的生命体验,

创新当真还会显得那么重要么?

这是一个关乎哲思的大问题,

如果仅就文字来展开论证,

即使数十万言的专著也未必能完全说得清楚,

但亚庆只用几张画就向我们展示了所有答案。

从某种程度上说,

创新并非终极目的,

只是人们接近审美境界的一种刺激手段,

有时甚至沦为某些画家

确立自我在名利场中的商标效应。

亚庆的可贵之处在于,

他只在一笔一墨中展现他最真实的自己,

并引领观众进入一种超脱通透的恬淡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

视觉感官刺激已然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

通过绘画,

能让“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臻于此境,

山水画即是风水龙砂,

能够给人带来平和喜悦,

带来吉祥安康。

同为魏广君老师绘画工作室的同窗好友,

我深知亚庆兄对山水画

汲汲穷年的探索和付出。

他作画时讷言敏行,

常常只沉浸在自己细腻精微的笔墨感受当中。

今日观其画作,

已然从师古师物,

渐入师心的妙境。

师古师物因有法可依故易得,

但师心则非法非非法,

所谓“事绝言象”,

故而必须强调画家修养。

可喜亚庆兄所学日益,

所养渐充,

诚为我辈贵友益友。

今日奉嘱,

不唯赏鉴,

我更愿道明他悠然恬淡的襟怀,

此是作画紧要处,

也是做人可贵处。

——丙申年仲春 郭嘉

此文献给我圈里所有的人

有你们真好

请转发给您的朋友爱的

{文章来源:雨沛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