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芥川龙之介创作研究(2)

 七老爷施政 2017-12-03
  ​晶晶-简书作者机器猫:老妇人被发现的时候也准备逃跑了,说明她知道她做的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但是在追上之后却振振有词并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误,这不是矛盾了吗?
  钢的琴:可能有些尊严罢了,可是生活在底层,又有什么尊严?社会不给人尊重,人又怎么可能有尊严?
  寻虎:这里有作者对情节的设置,假设老妇人的旁边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家将又该做何举动呢?
  媚眼观史:家将那仅存的善,在举刀相向时,已然用尽。见到婴儿,或许内心的善良会再度激发也说不定。因为,“善”亦如春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唤醒”和“激发”最重要。
  嫣然(华亚画院):
  读《罗生门》后感
  微尘,
  从石缝里爬出。
  无边的黑暗,
  寒冷浸肌。
  颤抖,颤抖,
  只有乌鸦的凄泣。
  好想,
  阳光温暖熙熙。
  在一瞬间,听到呓语,
  在一刹那,看见绝丽。
  好想,
  随着风,
  漂浮到很高很高,
  一览天低。
  化为雪,洁白晶莹。
  好想,
  舞动快乐的翅膀,
  在草穗上,妩媚摇摆,
  在荒野溪谷里,与花相嬉。
  可是,雨来了,
  淅沥,淅沥……
  淋湿了所有的梦,
  没有归期。
  丢掉灵魂的夜呵,
  了无声息。
  阳光,阳光呵,
  你在哪里……
  ​​花开半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这么简单。
  寻虎:因为日本的佛教氛围。也许这个妇人的剪发行为显得可恶。中国人读来也许并不觉得多么恶。
  嫣然(华亚画院):人生下来应该是纯洁的,都有美好的梦想。在命运的磨难中,不能坚持善良的初心,就会丢掉灵魂,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寻虎:如果我写,我会写老妇人割死人肉吃,也许这样比较凸显我认为的恶。当然好像也很俗套。
  媚眼观史:在家将的眼中,拔死人头发这一举动,“孰可忍,孰不可忍”,挑战一个人的忍耐极限了。因此,他拔刀相向了。割死人肉,更残忍,但未必有这种惊悚效果好。
  钢的琴:人应该以旁观者视角活着。看自己,也看他人。
  寻虎:这个小说就像一个舞台剧,设置这样的冲突场景,一切在场景内解决。
  ​媚眼观史:在物欲横流的时下,更要警惕被利己主义思想侵蚀。人类的恶行绝大部分都被包装或标榜成以正义为名义为基础的利己主义中。
  龙之介通过这部篇小说,提示利己主义者形成的心理成因,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利己主义的残忍与可怕,从而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在全人类应共同反思这一层面,《罗生门》成为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被世人广泛关注。
  当代人的价值观都被庸俗的势利观所绑架,这部小说,永不过时。
  花开半夏:谁都不想成魔,生活所迫呀,谁都想天天喝着美酒,跳着舞,但条件不允许,走投无路魔就出来了。
  媚眼观史:这部小说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拷问的是人性。
  晶晶-简书作者机器猫:难道龙之介是对人性看得太透了,所以自杀?
  媚眼观史:很多时候,真善美与假恶丑,都不是严格区分,对立开来的。而是打成一片。但,在非常时期,善恶,真假等会被绝对化,孤立化,这时候,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人性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当善与恶,真与假,被从一堆事件中剥离出来,当事人都义愤填膺地陈述所谓的真相时,真相则一度变得扑朔迷离。最值得玩味的是,如果要求旁观者——吃瓜群众站队,有人会拒绝,有人会坚定地入队,有人会害怕惹祸上身,避之唯恐不及……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疏远陌生,看不到人性的真诚。
  钢的琴:如果在罗生门安然度过一晚,是不是家将就会善,这个门,就是转折?
  媚眼观史:这个门,是通向地狱的入口。家将不需要一晚那么长时间,便已完成善向恶的转变,迅速投入到恶的事业当中,从“人”的意义层面消失,成为鬼了。
  花开半夏:人性良知很容易被打垮,现实生活比比皆是。
  媚眼观史:分明有一层灰蒙蒙的东西罩到了人的身上。最明哲保身的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人。他们保持沉默。他们权衡利弊得失。事实证明,任何时候,这种人都是明智的,污水泼不到他们身上,事情牵涉不到他们身上。但问题也来了,在他们身上找公道,也是找不到的。他们已失去人情之美,人性之真,成了苍白机械的符号。如果他们遇到事,谁会帮他们,只有天知道。
  寻虎:也许家将剥了老妇人的衣服卖钱,说明老妇人还没到完全活不下去的地步?
  钢的琴:@晶晶-简书作者机器猫:为什么看透就要自杀?还是因为对人性失望才自杀?
  媚眼观史:额……让老妇人的利己主义流毒,在传播的同时,首先被剥夺,这才是作者的批判的讽刺所在吧,作者手拿着鞭子呢!
  人都有善的一面,在把自己仅剩的“善”像破后面一样扔掉之后,会怎么样?有一种情况是,会比最穷凶极恶的坏人还要十恶不赦。会是恶人的N次方。
  这是一场善与恶的对峙与较量,短兵相接,惊心动魄。恶最终以不费吹灰之力占用了善。家将剥老妇人衣服,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从此丢掉人性之善,全部兑换成人性之恶。
  据说有的少数民族,孩子出生后,父亲会出门,第一眼遇到什么,便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如果,人心里仅剩一点善,这点善摇摇晃晃,眼看就保不住了,这时候,TA第一眼看到的是善还是恶,就至关重要。遇善则善,遇恶则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