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郭西河(1917—1995),名熙和,号伴云,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会员,湖社画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笔墨的运用是国画表现技法的基础,一幅作品没有“笔墨”,很难说它是中国画。所以学习中国画,就要钻研笔墨功夫,作者的诗情画意,是通过笔墨来完成的,它既是造型功能,又是传情功能。开始往往不熟悉笔墨,通过实践,达到“笔为我用”的程度,逐渐做到“得心应手”为画家所掌握。 用笔之法,执笔正确是很重要的。要做到指实掌虚,运用自娱。基本练习,主要训练指、腕、肘、臂,运笔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对笔用力的掌握,笔管的拈动,初学时要顿挫分明,粗细清楚,运笔自然,再逐步求准确和生动自然。 经常说的中锋,如同用笔写篆书,笔笔中锋,即笔尖垂直在纸面上,运行在笔画中,如锥划沙。古人士大夫画画非常强调中锋。侧锋,如同如侧笔书写字,即笔横躺纸上,着纸面积大,墨韵色阶清楚。写意画则要求变化多,笔笔有变化更好,所以必须中、侧锋并用,只此还不够,还要注意干湿、轻重、缓急、顺逆的变化,方能达到如意效果。至于画法的差异,可以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用墨之法,墨实际上也就是色,墨色可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写意画的墨是重要的。有专以水墨作画的,不用其它色,谓之墨笔花卉。大多写意画家在选择墨上是很讲究的,一定要用好墨,因为好的墨质细,有光泽(指油烟墨),分色清晰。相应地也要有好的石砚——端砚、歙砚,古旧者甚贵,一般使用新歙砚即可,因其石质细不易干。用墨之法,要以表达出作品的意境为宜,需要多多实践,方能自如。 写意画用的纸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以生宣为最佳,因为它易于发扬笔墨水晕效果,至于用什么样的生宣更好,要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