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反面教材,也不是半桶水:浅谈七言律诗的写作要求

 清风明蟾 2017-12-05

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写了一些所谓格律歪诗,受到了大多诗友的善意点赞,但也遇到了不少恶意的谩骂,有说我是半桶水的,也有说我的诗是反面教材的。我不想对此妄加评议。我只想说格律诗这种东西,一般情况下应当遵守其游戏规则,但我绝不赞成为格律而格律,更不认同那种把所有未能遵守格律的诗歌看做反面教材的观点,应当说那才是半桶水,甚至是一滴水都不够格。

是反面教材,也不是半桶水:浅谈七言律诗的写作要求​我们的先人创制了格律,但绝无意给后来者套上枷索。如果你的诗词意境、主旨都无问题,而偏偏在格律上卡壳了,我可以告诉你,你的诗词就不要拘束于格律了。古人都是这样做的,偏偏就没有人说那不是律诗。不信你去看看《唐诗三百首》,那可是个格律诗经典读本,但那本书里就有不少格律诗不符合所谓的格律规则。因此我奉劝那些所谓的内行今后就不要拿格律来恶意攻击别人。大家写点诗歌是用来记录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不是用来招人攻击的。如果有这种攻击他人的癖好的人,请不要到诗友圈来找碴。善意的提醒者不在此列。

当然,写作格律诗如果能遵守格律规则肯定更加完美,至少可以在形式上取得别人的认同,少被一些半桶水骂作反面教材。为了让那些内行少些口实,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律诗是一种严格讲究格律的诗歌,包括五律、七律和排律,而格律是律诗讲究用字和用韵的法则,具体包括押韵和平仄等方面,其中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甚至有人甚至认为讲格律就是讲平仄。今天我们说到的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除了首联和尾联以外,其余的各联都要求对仗。在用韵上,除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之外,偶数句必须押同一韵部的平声韵,且不得换韵。诗韵与字的声调有密切关系,在韵书中每个字所属的韵部及它的声调、平仄都写得清清楚楚,写诗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对写作有帮助。

是反面教材,也不是半桶水:浅谈七言律诗的写作要求​所谓平仄,在普通话的四声中,阴平、阳平归于平声,上声、去声归于仄声,写诗的朋友基本可以按照这个规则来判定用字的平仄,但要注意的是律诗一句之中平仄要交错,且句与句之间平仄要粘对。所谓句内平仄交错就是要求一句之中每两字的平仄要交替出现,并以两字中的后一字为节奏点,所以前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就是七言诗中一、三、五各字的平仄基本可以不管,但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却不能随意变动。

以上所讲的是写作七言律诗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还必须搞清楚七言律诗写作中的一些大忌。

首先,七言律诗忌孤平和孤仄。所谓孤平是指前后两个仄声字中间夹一个平声字,而所谓孤仄就是两个平声字夹一个仄声字。

其次,七言律诗忌三平尾和三仄尾。所谓三平尾是一个句子的后三字均为平声字,所谓三仄尾是一个句子的后三字均为仄声字。一个诗句的后三个字,又名“三字脚”。在语法结构上要与前面切割,第五字不能和第四字连在一个词或词组里面,且三字脚的节奏点比较灵活,它们的平仄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四种格式。当然这也就说明七言律诗可以有四种句式。

是反面教材,也不是半桶水:浅谈七言律诗的写作要求​再次,七言律诗忌失对失粘。律诗同一联的上下句平仄要相反,否则就叫做失对。相邻的两联要相粘,即后一联上句的前四字与前一联下句的前四字平仄要相同,否则就叫做失粘。

最后,七言律诗忌合掌和重字。前面讲过,七律中间两联要讲究对仗。所谓对仗就是说同一联的上句和下句(也叫出句和对句)相对应位置的用字词性要相同,词类要相对,平仄要相对,词义要相反或相关。如果出句和对句意思相同,那就叫做“合掌”,这是写诗对联的大忌。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同一个字在诗中重复出现,尤其是不能让同一字相对。

是反面教材,也不是半桶水:浅谈七言律诗的写作要求​很显然,违反上述规则的律诗不符合要求。相对于律诗而言,我们把不合格律的诗或诗句称为拗体或拗句。但作者如果采取措施补救(即所谓拗救),也仍然是格律诗。通常有三种拗救方法:

⑴特殊的拗句。原句中第五、第六两个字的平仄互换,这时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可平可仄。此句第六字犯孤平,算作拗句,但在律诗中较为常见,尤其常用在尾联中。

⑵本句自救。原句中第三字用了仄声,致使第四字犯孤平,就要将第五字改成平声以自救。

⑶对句相救。原来出句的第五字或第六字用了仄声,出现了孤平,可用对句的第五字改平声相救。 原来出句仅第五字拗也可不救,但是第六字拗应当相救。

是反面教材,也不是半桶水:浅谈七言律诗的写作要求​以上所讲的仅对七言律诗而言。五律的规律虽有些区别,但可从七律推断出来。在这里,我并无意复古,强调格律。我们知道,唐以前的古体诗没有所谓格律,但是照样有传诵千古的诗篇。今人写的现代诗不受格律约束,一样也有人写出了万人传诵的精品。因此,我要强调的足律诗追求形式的完美,这一点不应指责,但是形式还是要服从内容,一味地追求形式却不讲究天然情趣并不可取。因此再一次奉劝那些食古不化的人,不要抱着死格律不放,半桶水淌得很要不得,把人家的诗歌看作反面教材更让人不能容忍。不管如何,诗歌只要写得自然就好,就是好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