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做酱70多年,日销300斤,要预定,还限购呢!

 春风过江南岸 2017-12-06

北辰区的天穆村,是天津市回民聚居地之一。说起天穆村的招牌食物,有一家店的酱货众所周知,老幼尽知,那就是“闫记酱货店”。它的主人,是世居天穆村的回族白叟闫景海。闻着浓浓的酱香,嚼着筋道的牛肉,很难幻想这色香味俱全、火候适可而止的酱牛肉是出自一位81岁白叟之手。

老人做酱70多年,日销300斤,要预定,还限购呢!

初见闫老,是在“闫记酱货店”的新店。因为房屋改造,这家已叫响津门几十年的老店由原地址迁到了马路对面,毗连天穆骨科医院。店面面目一新,但作坊还在旧址,白叟每天在两条马路间奔走。临近门面,就能闻到诱人的酱香。“好酒不怕巷子深”,老店面在街里开了近30年,最近才搬到更便当的公路旁,能吸引不计其数的顾客,首要就要靠“好吃”这一硬功夫。

70年练就酱货绝活

“闫记酱牛肉”“好吃”在哪呢?鲜而不腻,湿而不透,筋而不硬,烂而不散……说起它的好,仍是销售量最有发言权。淡季每天能销售二三百斤,到了端午节、中秋节、新年这样的隆重节日,为了让更多顾客买到酱牛肉,不但要提早预定,还要采纳限购办法。这现象很难让人幻想来自一家没有连锁、没有分店的小作坊。

老人做酱70多年,日销300斤,要预定,还限购呢!

闫老的一手好厨艺,是从11岁时开端练就的。那仍是在解放前,大户人家常常在家里办酒宴,孩童时的闫老开端跟从父亲出外台煮饭。其时“闫记”美食在天穆村已小有名气,闫老的爷爷,是闫记酱货的开创者,他是第三代传人。到16岁,闫老现已能够独立自主。那时的他,除了酱货,炒菜、包子、焖饼也都是擅长绝活。解放后,他还在食堂做过炒菜师傅。1985年,他在天穆村食物街正式开了一家“闫记酱货店”,这一干就是近30年。凭着一手绝活和上好的分缘,他小店的顾客总是里三层外三层。除了来自本市的门客,还吸引了北京、哈尔滨、河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更有不少东南亚穆斯林景仰前来品味。

老人做酱70多年,日销300斤,要预定,还限购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