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婆婆视线】透过“餐厅游戏”里的师幼互动看“幼师之重”

 长沙7喜 2017-12-06



娃娃家游戏



游戏现象

这一天老师和我讲述娃娃家“餐厅”里看见的游戏现象。


师 说:“奇怪,为什么孩子都跑“卧室”去吃饭,不在餐桌旁吃饭呢?”


我好奇:“你是怎么做的呢?”


猜测做法

做    法A:  直接把孩子拉到桌边坐下,告诉他在桌边吃饭游戏——

行为分析:游戏指导行为简单粗暴。

后果猜想:孩子游戏中意愿遭到破坏,游戏不再自主愉悦。长此以往,孩子个人主见消失。


做     法B:  用说理的方式劝孩子到餐厅游戏。

行为分析:运用说理的方式看似平等,实则要求明确。

后果猜想:顺从或拒绝,不同孩子结果不同。经常运用说理方式以自己观点要求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做    法C:  问孩子在家里在哪里吃饭的啊?是在床边还是桌边呢?循循善诱。

行为分析:用尊重询问的语气,并提供了一个选择题。

后果猜想: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空间让孩子自主选择。


做     法D:   什么也没做。

行为分析:可能没有观察到;或者没有意识到。

后果猜想:幼儿游戏依旧,没有变化。


做     法E:静静观察思考原因。

行为分析:有培养儿童良好的就餐习惯的意识,但尊重幼儿,在寻找合适的时机介入。

后果猜想:幼儿游戏依旧,但在老师爱的关注下,自由愉悦。


老师做法

那老师属于哪一种呢?


老师说:“我没有做什么,只是观察,想探究原因所在。”


老师做法和E同。

老师分析,1.是否“餐厅”环境温馨不够?2.孩子不在餐桌旁就餐的习惯是否来自家庭?


老师行动:桌布+桌花,继续尊重+观察。



1.有孩子在桌边“就餐了。

2.有孩子在桌旁“喂餐”游戏

3.仍有孩子在“卧室”“就餐”。


观点碰撞

娃娃家餐厅里这个小小的游戏现象引发大家议论。


1.大多人觉得应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形成文明的就餐礼仪。                                                                           


2.也有人提出质疑,孩子的生活和游戏是否需要一致呢?是否孩子认为怎么游戏怎么快乐就怎么着呢。


我的反思

1.孩子的行为来自于家庭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来自于看见孩子小时候喂奶时温馨的记忆?或者游戏中宝宝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于是在床上就餐?.......是否孩子游戏行为的背后原因不同,教师游戏介入行为就应该不同呢。


2.生活中是否一定存在一个所谓的正确的生活习惯呢?


3.教师教育理念的开放与否、生活行为习惯的好恶、教师观察游戏中的时间与精力从容与否,是否决定着教师指导游戏的行为呢?


幼师之重

1.从教师指导游戏的行为里我们可以看见教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游戏里,不是所有幼师都会发现这个游戏现象!会把它当做一件事!会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会去探究这样的游戏现象里是否存在教育的契机!会去等待孩子,反思自己该怎么做!


2.对于成人来说,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甚么人。 而孩子呢,缺乏是否判断能力,乃一切习惯养成之时、价值观奠定之时,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哦,碰到的幼师,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难道不够重要吗?





育儿解忧书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