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四、
一、
二、
三、
|
2.了解作者
了解孟子及《孟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文识字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积累文言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自由诵读,读准字音
(三)指名读
(四)看节奏试读
(五)再读
(六)齐读
4.理解内容——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1) 先独立翻译。
(2) 组内交流。
(3) 汇报评价。
(4) 积累词语。
小结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大丈夫的真正含义,理清思路,
熟读成诵。
复习检查
学习课文
1、 探究中心
(1) 介绍历史背景
关键词:战国 纵横家 孟子思想
(2)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和景春有着不同的准则,你能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吗?
(3)孟子的反驳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4)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呢?
(5)结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请举例说明。
2、理清思路
一、景春提出自己的观点:
公孙衍 张仪 (诸侯惧,天下熄)
二、孟子反驳:以顺为正,妾妇之道
三、孟子观点:广居、大道、正位(仁、礼、义)
得志、不得志
富贵、贫贱、威武
3、读读背背
组内尝试竞背
小结
|
学生介绍,将教师补充的内容做好整理。。
明确目标。
多种方法诵读课文。
小组合作交流。
研讨课文,
自主探究。
学生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汇报。
结合板书,理清思路
尝试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