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孟子的主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1.文言文七步学习法。 复习回顾2.审题辨体。 复习回顾3.了解作者。 复习回顾4.读文识字(读课文,检测字词,翻译课文) 授课: 一、 理解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1.景春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反驳) 二、探求中心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1.在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你能列举出这样的人物吗?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谭嗣同、闻一多、刘胡兰。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元军的诱降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壮诗篇;朱自清为了维护中国的尊言发出了“誓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英雄壮举。刘胡兰一代帼国英雄,面对敌人的铡刀,喊出“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誓言。他(她)们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小结 看板书理结构。(补充封建思想的糟粕:男尊女卑,父命不可违,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 五、读读背背 孟子
张仪 原则 主观 客观 仁 得志 富贵 礼 不得志 贫贱 义 威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