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向课外拓展

 长青四叶草书屋 2017-12-06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在课程改革不断的今天,新的品德与社会课打破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概念,学生接受德育的场所从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局限于40分钟,它应该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外活动这一完整过程。
   
一节课短短几十分钟,除去认知教学过程,余下的时间还有多少能让学生真正去实现自己的行为呢?即使匆忙地让学生进行了行为实践也不过是经历一个过程,是学生在情感被激励状态下将认知化为行动的仓促演练,只是在课堂所营造的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假想的行为方式。下课铃响了,思想品德课也结束了。这样的德育局限于课堂之内,游离于生活之外!
      而新的教材更重视学生课前的观察体验和课后的自主实践——课前,学生自己去公共场所观察、记录,使课上所要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视野。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所扮演角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无不发自内心。课后,学生又在捡一捡、劝一劝、问一问、写一写等实践活动中深化了道德认识,巩固了道德行为。晨会课上还让学生交流自己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只有这样,学生在更广阔更开放的生活实践后,他们的行为才有可能是认知、情感冷凝过后的理性表达。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前的扩展、课后的延伸活动不仅必要,而且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课程理念,真正丰富教学、丰富教育、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课前做好活动准备。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前准备活动,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为上课学习打下基础。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新课的准备,这种“预习”通常有:
  
1
 查阅、收集资料。
   
课前让学生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数据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既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探究学习等能力。如,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这一单元施教前,让孩子们收集我们家乡的风景名胜、现代化建筑的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欣赏了家乡的美景,自我感悟到家乡的变化,同时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可见,课前查阅搜集资料是新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调查、参观访问。
   
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参观、访问等亲身体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他们领会有关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认知。如开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活动。我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并写好简单的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自我体验,感悟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再如开展“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这一活动,我带领孩子们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并让孩子们调查全班同学一天的用纸量,每个同学家里每天的用纸量,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组织活动。在参观、调查活动中,“节约用纸,保护森林”的观念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渗入学生的心里。课前的活动准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必要的铺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三、创设生活情景。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课后开展自主实践。
   
1)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探求知识、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的停止,更应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如:《我是家里小主人》这一活动,主要是教育学生孝敬父母长辈,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家长的负担,孩子们在课堂中都抢着说自己会做这会做那,可是在家里是否有坚持做呢?赞科夫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订行动计划,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一些打扫房间、倒垃圾、洗碗、浇花等具体事务,让学生自己制定家务劳动计划,并让他们转给每位家长一封信,请家长指导学生学做家务,并督促孩子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每天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刚开始同学们兴致较高,后来慢慢有所松懈。我又用每周的最后一节品社课,让同学和老师一起当评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周评出“爱劳动之星”,这样大大激励了孩子们,就这样坚持一周一次的反馈、交流、评比,这样坚持做,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在激励中实践着。我们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不同的收获和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利用班队等活动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所呈现的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学生德育文本资料,而且是活页的、可让教师和学生随机取用的教育素材和话题。因此,我们必须走出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再重组教学内容,进行品德教育课外实践。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外扩展延伸活动不是上一节课,布置一次作业或开展一次活动,而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学会、养成道德品质的具体系列行为。总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不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德育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