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汇总!

 序曲之圆梦 2017-12-06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

②负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即小于0的数。

③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 有理数

①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②数轴: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

③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0的相反数是0。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

④绝对值: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a | ≥ 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去绝对值符号,若a≥0,则| a |=a ;若a<0,则| a |= ﹣a 。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加法法则(同号、异号、与0相加)、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

②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乘法法则(符号、与0相乘)、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

③除法法则(符号、0):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注:除数不为0)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先乘除,后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它的结果叫做幂(底数,指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科学记数法:a ×10n,1≤a<10,n是正整数。

近似数:四舍五入,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左边是个位,右边是十分位)。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单项式:系数、次数。

多项式:项、次数。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

2.2 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若括号外是+ ,可以直接去掉;若括号外是﹣,去括号后,各项符号要与原来的相反。

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若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等式的性质(同加,同减,同乘,同除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流程: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例题:5x-9 = 6x+3

移项:

5x-6x = 3+9

合并同类项:

-x = 12

系数化为1:

x = -12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流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实际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a) → 实际问题的答案

关键: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展开图) 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的简称。

4.2 直线、射线、线段

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相交,交点)

尺规作图: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中点)

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的距离)

4.3 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度量单位:度、分、秒,60进制。(量角器)

角的比较:1、运用量角器;2、把它们的一条边叠合在一起,通过观察另外一条边来比较。

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性质:同角的补角相等,余角也相等。)。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观察、讨论——设计、制作——交流、比较——评价、小结——巩固、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