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忠诚的部落,至今已为成吉思汗守灵近800年

 大唐乌沙山电厂 2017-12-07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的辽阔草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世代为帝王成吉思汗驻守陵寝,他们被称作“达尔扈特人”,翻译成汉语意为“担负神圣使命者”。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也是经过多次迁移才迁回故地,不过达尔扈特人始终不离不弃,至今已忠诚守灵近800年。

世界上最忠诚的部落,至今已为成吉思汗守灵近800年

说到蒙古人和成吉思汗,大家的第一感觉恐怕都是其惊人的武力。当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先后征服了700多个国家,极盛时期所征服之土地,几乎囊括除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地方,帝国面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3200万平方公里。所以,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心中的神。

世界上最忠诚的部落,至今已为成吉思汗守灵近800年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病逝六盘山下。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下葬地点至今仍然是迷雾一团。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成为象征成吉思汗的“奉祀之神”。

之后,随着成吉思汗四位夫人相继过世,供奉的神物逐渐增多。元朝时,忽必烈在元大都建太庙祭祀成吉思汗等先祖,将太庙定为八室,同时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北岸)也建立了八座祭祀成吉思汗的宫帐,史称“八白宫”,成吉思汗陵寝开始初具规模。

从成吉思汗归天之日起,一支精锐之师便从战功卓著、最最忠诚于成吉思汗的部将及其后代中选拔出来,担负起守护和祭奠“奉祀之神”的使命,这支特殊部队就是达尔扈特部的祖先。

“达尔扈特”的称呼源于忽必烈时期。约在1282年,元朝忽必烈时期钦定成吉思汗四时大典,产生规范的祭文、祭词,守护、祭祀人有了详细的分工。这部分专职祭祀者,开始称之为达尔扈特人,他们遵照成吉思汗的遗训,永不担任任何官职,也不负担官差徭役,使之世代为成吉思汗祭祀服务。

世界上最忠诚的部落,至今已为成吉思汗守灵近800年

在清朝时这种特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保障,清政府理蕃院对此有明文规定。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授予一些新的权利,如达尔扈特人可以到蒙古地方征收祭祀所用的财物,驿站为他们免费提供乘骑等。这些特权也保证了他们作为祭祀文化载体的可能性、唯一性、职业性。这在世界文化传承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世界上最忠诚的部落,至今已为成吉思汗守灵近800年

达尔扈特人从成吉思汗八白宫建立以来,世世代代守护、祭祀和管理奉祀之神。在过去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展转南北,保护了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完整地保留了十三世纪古老的祭祀文化。目前守陵人已经是第39代了,队伍从1000余人到1700余户近6000人,守护成吉思汗陵也已经近800年历史。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开创的‘蒙古时代’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蒙古帝国的遗产并没有随着蒙古国家体系的消失而消亡。今天中国的版图、首都的建制、海上与陆上丝路的拓展无不可以找到蒙古时代的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