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相与貌相》

 野之老 2017-12-07
皮相就是貌相,貌相亦即皮相。常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想,此说是绝对应该被写进人类社会学之理论范畴中去的,因为它广泛而深沉地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道德尊严与伦理文明!

早在东汉时期的王充在其《论衡-书虚》中就为我们记录了一则的“披裘而薪”的故事,其文如下:“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瞠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之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于姓名!’遂去不顾。”

此段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便呼“披裘而薪者”为自己“取彼地金来”,结果却遭到了那位“薪者”怒斥的故事。话说延陵季子出游,看到路上有块遗失的金子。此时正值夏天五月,迎面恰好有位披着裘皮大衣的打柴人路过这里,季子遂盛气凌人地对着那打柴人喊道:“喂,你把那地上的金子给我拿过来吧!”打柴人闻此即停了下来,把镰刀丢到地上,瞪大眼睛对季子愤愤地说:“您的地位看着似乎很高,可为什么见识却如此地卑下呢?您的相貌生得仪表堂堂,但说话却又为何这般地粗野呢?现在正值当夏五月天,我披着裘衣砍柴,难道就该是为您拾取金子的人吗?”季子汗颜,赶紧向砍柴人道歉,并还请问了打柴人的姓名。此时的打柴人对眼前这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以貌取人的季子也已经是很不屑的了:“您是位只看重皮囊的人,又哪里配得上知道我的姓名呢?”言罢即离他而去,连头也不回……

故事中的那位"薪者",虽穷困但却不拾遗金,虽贫贱然则志不短,此在古往今来我们的这个等级社会里,已实属难能可贵之高尚品质了。而那延陵季子虽是高贵者,但其言行却如此低俗卑下;季子虽然仪态容貌看似豪壮,但其内在竟是那样地粗野与不堪!岂不知,自古以来所谓的那些名流大碗、所谓的那些明星重星与巨星,有几个最初不是来自那最卑微的个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