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话整合版(更新中)

 Zinx 2017-12-07
本帖主要以四川话成渝片乐至地区方言为主,并收录较为通用的四川话俗语词汇。
有独特发音的词汇,将尽量找到对应的汉字。如果找不到,就用能够表示其意义的汉字来代替。汉字本来是表意文字,对不同的发音是可以宽容的。
注:拼音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是其在四川话中的音调。

一、名词

【粑粑】:ba1ba1,饼状食物。
【耙耙】:ba3ba3,粪便。如,拉耙耙。(卖萌造句:爸爸吃粑粑拉耙耙。)
【包包】:包。
【抱鸡婆】:拖拉机。也许本意是指爆蛋(孵蛋)的母鸡。楼主的记忆中这个词只出现在用来代指拖拉机的情境中。
【宝器】:傻瓜。
【杯杯】:杯子。
【播丝】:蜘蛛,这个写法是楼主YY的,用蜘蛛最通常的行为来代指它本身。小时候经常把播丝跟波斯搞混有木有……
【铲铲】:语气助词,大意是说一个人不够聪明,后点呆瓜的味道,是一种善意的骂人的话,也可以用做否定语后缀例句。例如,甲说,不如我们去抢劫?乙说,锤子!那要得个铲铲!
【锤子】:骂人的话。男性生殖器官。
【刀刀客】:强盗。
【大猫】【花猫猫儿】:老虎。
【倒旱田】:本意指有的田会漏水,很难挖,田面无水。爱显聪明而又不甚聪明者,川人称之为“倒憨货”或“倒旱田”。“旱”字发四川话里的一声。
【丁丁猫儿】:“猫“发儿化音”mer“,蜻蜓。
【嘎嘎1】:ga2ga1,身上的污垢。搓嘎嘎,即北京话里的“搓灰”。
【嘎嘎2】:ga3ga3,指肉。通常也用作肉嘎嘎。
【瓜娃子】:傻瓜。
【龟儿子】:骂人的话。形容人低劣。
【姑姑筵】:ga1ga1yo4,办姑姑筵,指小孩子过家家。
【光胴胴】:裸上身。打光胴胴。
【活路】:劳动,维持生计的办法。
【路路】:纹路。
【鸡咯咯】:ji1go2go1,鸡。
【卡卡】:ka1ka1,角落。
【癞克宝】【癞克蟆】:蛤蟆。
【妹崽】:女孩。
【米汤】:做沥米干饭时被沥掉多余的汤水。也可指稀饭里的汤水。
【名堂】:花样,名目。搞空名堂,指做没用的事儿。
【么个】:mo3go4,哪个,啥子。据说是湖广话遗音。
【粑耳朵】:pa1er3do1,耳根子软,怕老婆的人,骂男人妻管严。“耙”字形容东西很烂很软。
【盘盘】:盘子。
【瓶瓶】:瓶子。
【撇火药】:pie4huo3yo4,在某些方面不好的人、事物。某些方面,可以指各种方面。
【雀雀】:qio2qio1,一般用指小男孩儿的生殖器。或作“雀儿”。此词也指麻雀等鸟类。
【肉嘎嘎】:指肉。
【水烘笼】:shui3hong1long1,冬天时烤脚、烤手用的热水壶、热水袋。
【梭老二】:蛇。梭,穿梭,形容蛇爬行的动作。蛇又称小龙,跟龙相比排老二,所以称蛇为梭老二。
【痰盒子】:绵阳话,意思与“倒旱田”近似。
【偷油婆】:蟑螂。
【娃儿】:小孩儿。也指男孩儿,与“妹崽”对应。
【瘟伤】:骂人的话。也常用为“死瘟伤”。
【须须】:毛发,丝线,或者类似的条状物。
【檐耗儿】:蝙蝠。
【盐巴】:盐。据说是因为巴国地区产盐,所以盐又称盐巴。
【芫荽】:yan2xu1,香菜。
【鱼摆摆】:鱼。
【躁宝】:多指顽皮的小孩。躁,顽皮。
【颤翎子】:爱出风头的人。
【贼娃子】:贼,发zui音,四川话二声。小偷。


二、动词

【滗】:bi4,倒,滤。老一辈人不说倒开水,说的是滗开水。吃中药的时候,需要滗药。
【摆龙门阵】【摆条】:聊天。摆龙门阵是分布更广的用法,摆条主要集中在绵阳地区。
【策】:既可做动词又可做形容词。调侃,开玩笑;喜欢炫耀。湖南话亦有此词。骂人的时候,常用作“策婆娘”。
【铲】:can3,扇。铲耳屎,指扇耳光。
【耖】:普通话发音为chào,四川话发平舌音。大概是指,搅、翻、拌。比如有人夹菜喜欢从下面夹,可以责备说:“你耖啥子耖?”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此字的解释:1、名词,一种像耙的工农具,能把耙过的土块弄碎。2、用耖整地,例如耖田。我个人推测四川话的耖字是从农业用语延伸出来的,亦或者是汉语词典收录词义不完整。
【扯筋】:或扯皮,吵架或者闹纠纷。这个扯字四川人用得特别多。如做表面功夫,叫扯幌子;出现问题,叫扯拐;撒谎也叫“扯谎”、“扯把子”。
【冲壳子】【冒皮皮】【冒泡泡】:都有吹牛、吹嘘的意思,但个人感觉冲壳子这种行为更轻松更像调侃,冒皮皮、冒泡泡则带明显贬义了。
【打望】:川北、川东方言,本指观望、观看某事物,不知道从何时起在重庆话里已经专指“看美女”的意思了,也就是窥看春色。
【翻精捣怪】:作怪,折腾。
【归一】:结束。
【嗨】:hai1,玩,耍。例如:出门嗨一会儿(yiher)。
【豁】:ho1,骗,哄。豁人,即骗人。
【津】:吮吸。津手指姆儿,即吸手指。
【解手】:大小便。解手一词来源于明朝时中国北方的大移民。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称上厕所一般仍沿袭此说法。明朝政府移民的时候既然是强迫性的,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们捆绑起来上路,遇内急上厕所时才将手解开。后来“解手”就代指大小便。
【且】(ju):ju1。扎,刺,例如被蜜蜂且了,被针且了。疑无对应汉字,此文选择用多音字“且”替代,是取象形意义(男性突起)。
【理抹】:li3ma2,梳理和抹干净的意思,引申为管教某人某事。
【撵】:lian3,追赶,例如,他走得快,我撵不上他。
【蔑】:mia2,蔑视地看,睥睨。例如,他蔑了我一眼。
【屙痢】(oli):骂人的脏话。可以形容人笨,不靠谱,等等。
【湓】:pen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称湓为书面语,意为水往上涌,组词有湓涌,湓溢。四川话中湓字单用,例如,水湓出来了。
【翘根儿】:死了(贬)。
【入】:塞。例如,把这些东西都入进去。
【刹角】(sago):结束。
【洗白】:玩儿完了。
【旋】:发四川话二声时,意为办事拖延,行动缓慢。作形容词时,可单用,也可用作“旋滴滴”(xuandiadia)。关于“滴”字,见本文特殊发音部分。
【撨】:xiao1,推。例如,那个杀人犯,把死者从阳台上撨了下去。
【雄起】:加油。

三、形容词

【安逸】
【巴适】
【帮臭】【帮硬】:很臭;很硬。四川话形容词少用单字,“帮”字疑为结构性用法,亦可理解为副词。
【背时】:倒霉。常用作“该背时”,也用作“该背遭”。
【冰沁】:冰凉,冰冷。
【横】:fen,四川话二声,脾气大。例,你这个娃儿好横哦。
【假打】:虚伪。
【焦干】:干的,很干。
【胶湿】:湿的,很湿。
【惊吒吒】:jin1zua1zua1,形容人说话突然、嗓门大而细,经典段子是巴蜀笑星擂台赛上,中江表妹问观众:你们要我唱首什么样的歌?是软绵绵的,还是惊吒吒的?吒字的发音跟哪吒(la2zua1)中的吒字一致。
【溜】:形容地面很滑。
【捞粑】:lao1pa1,非常软的。耙,pa1,软的。
【圞转】:luan2,四周。简体字写法,外面是国字框,里面是栾。luan:圆;整个的。圞字也可见于粤语之中。
【莾】:mang1,傻,憨,笨。“莾子”,即傻子。也用作“莾儿”。
【泯甜】:min1tian2,很甜。亦作“泯泯甜”、“甜泯泯”。
【闹热】:热闹。
【稀撇】:xi1pie4。撇pie4,烂,差。稀,表示程度深,如稀烂,稀松。稀撇,就是很差的意思。
【稀尔】:东西易坏,质量差。绵阳话里直接连读为xier1。这个词跟老北京话里用来表示质量差的“星儿”很像啊。
【撇脱】:pie2to2。南方多个地区方言,成词又可作撇脱、撇拖、撇坨等,其含义不一,在某些特定事物前也用作联想记忆,可与古文同。书面语中的意思是,干净利落,摆脱。
【恰白】:白的,很白。
【千翻】:发音带有儿化音,发音为`qian`fa-er。形容以破坏他人事物或公共事物的人(或者拟人化的动物),爱捣乱、爱折腾,带有些许贬义。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妖猿(儿)。贵州方言亦有此词,含义类似。
【黢黑】:qio3hei1,很黑。
【苕】:形容土气。苕皮,指丢脸。
【歪】:凶,狠。例如,婆娘好歪哦,婆娘要打人。“该歪”,程度副词,表程度深。
【相因】:价格便宜。
【洋盘】:指洋气、拉风之意。无贬义,略带调侃。
【躁】:顽皮,通常用来形容小孩。例如,你这个娃娃好躁哦。
【拽实】:zuai2si,身体结实。

四、副词

【帮】:很,非常。例如,帮臭,帮硬。
【得很】:例如,瓜得很,躁得很,傻得很。
【鼓捣】:非要做某事不可。
【假势】:jia4si2。与”借势“同义。网络上常被写作”架势“。
【借势】:jie2si2。连忙,赶忙。例如,看见鬼来了,他借势跑。
【紧到】:jin3dao3。一直。使用时,一般含有抱怨的情绪。例如,紧到笑,笑锤子笑。
【勒哈】:lei4ha4,现在。lei4her1,这会儿。
【liaozi】:liao1zi3。故意。关于“故意”的其他说法有:利边(成都;成都同时也使用liaozi);刁主(重庆);刁资(南充);挑申(自贡);liao1ber1(德阳。)
【拗到】:执拗,非做某事不可。例如,拗到吠,拗倒哭。

五、天文地理
【扯火闪】:闪电。

六、常用语气词
【没得】
【的嘛】
【噶】
【老】
【嘞】
【嘛】
【噻】
【哒】
例如:
—你吃饭没得?
—我吃老嘞。
—再来吃点嘛。
—我吃噶老的嘛!
—吃噶也可以再吃点噻!
—我吃噶老哒!吃那么多爪子嘛!催肥啊!
注意:
正宗四川话不用使用“吗”。



其他:短语短句

【不摆了】:无话可说(褒贬均可,看语境)例句:形容某事好得或某人漂亮得没话说——那天我在街上看到个女娃儿简直不摆了。有时也在倒霉和不顺时用,意思是不说了。
【不存在】:没关系。
【冲壳子】:吹牛。
【长伸手】:疑作“常伸手”,吃饭时劝人多夹菜的用语。也可说“把手伸长点”。
【过场多】:这句话取自舞台戏曲。在戏曲中一些非主要人物、非主要唱段、人物自我介绍、跑龙套等统称为过场戏。意指麻烦,啰嗦等。
【空了吹】:例如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或是不实际的想法,我就可以说空了吹。大概意思指说的是废话或者是无用的,浪费时间。
【妈那个巴子】:骂人的话。
【耍朋友】:谈恋爱。
【涮坛子】:开玩笑。
【增不增碗】:一个非常精悍的短语,吃饭的时候多冒出来一个人,用这个短语来询问需不需要添碗。

特殊发音:

【提】:dia1。
【滴】:dia4。滴水。
【咸】:han2。
【横】:hun2。
【供】【龚】:jiong。
【砖】:juan1。
【掐】:ka2。
【累1】:lia2。例如:提(dia)了这么重的东西,手都累(lia)了;走路走这么远,脚都累(lia)了。
【累2】【内】:lui4。
【明天】:men2tian1。
【速度】:xu2du4,高速xu2路。
【碗】:yuan1,用于特定俗语:狗坐碗兜,不识抬举。
【荣】:yun2。
【永】:yun3。
【贼】:zui2。
【哪吒】:la2zua1。此发音参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四川人的发音。
【医院】:yi1wan4。


关于四川话有无鼻音的问题——

由于四川人无论在说四川话还是普通话时,都会把“你”发作li,“牛奶”发作liulai,“鸟”发作liao,等等,以至于大家普遍认为四川话没有鼻音。
然而,据我个人发现,四川话在个别词汇上是有鼻音的。如:
【镍币】:nie bi。
【研究】:nian jiu。
【拈菜】:nian cai。
【宜宾】:ni bin。

有人说四川话充满童趣,因为多双声词,如杯杯、盘盘、鱼摆摆、刀刀客等。我觉得童趣这一点,也可以从形容词里看出来。四川话形容词少用单字,多与副词连用,加强语气,如:帮臭,焦干,胶湿,恰白,黢黑,泯甜,等等。这种用法追求的是情绪的表达,而不是客观描绘事物的真实状况、程度。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比较孩子气的。

童趣也可以从祭祀的语言里看出来。例如,上坟烧纸钱的时候,一般会念叨:“爷爷奶奶,孙女来看你了哦。你的儿子XXX、女儿XXX也来看你了哦。过年了,来领点钱哦。保佑你的儿女……你的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