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霍高速公路乌奎段主线桥及互通式立交区交通组织方案研究

 GXF360 2017-12-07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 830016)

摘 要: 连霍高速公路是我国高速路网中的骨干线路,目前已无法满足通行的需要,在保障正常通行的条件下,对主线桥和互通式立交区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设计,并制定相关的交通安全措施,既保障了车辆正常的通行,又有效地降低了车辆通行对施工的影响。

关键词: 连霍高速;主线桥;互通式立交;交通组织

1 工程概况

连霍高速公路(G30)新疆境内乌鲁木齐至奎屯段改扩建工程全线起于乌鲁木齐市西山互通立交,与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终点相接,终点位于奎屯河大桥西岸与奎赛高等级公路相接,路线全长241.93km。本合同段路线长度27.60km,主要中间控制点有西站、头屯河、昌吉。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西山互通至西站互通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为41.00m,西站互通至昌吉设计速度为120km/h,路基宽度为42.00m,车道数为8车道,桥涵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沿线主要城镇为乌鲁木齐市、昌吉市。本段主要工程有:挖方1600 km2,填方2400 km2,排水防护工程120 km2,路面底基层1000 km2,路面基层(水稳层)990 km2,路面下面层1100 km2,路面中面层1200 km2,路面上面层1300 km2,波形钢板护栏139000 m,隔离栅74000m,标线85000 m2。全线共设置41座桥梁、69道涵洞结构物。其中主线设置大桥1座,小桥3座,拼宽明涵4道,新建明涵2道,拼宽暗涵16道,新建暗涵6道。

2 交通组织原则及对策

2.1 交通组织的原则

(1)变道方式简单快捷,以利于车辆通行。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影响交通的施工时间。

(3)占道施工时,尽量在占道侧少存放物料,随时清除杂物,保证紧急情况、特殊天气时能瞬时开通占道侧交通。

(4)路面施工在主线桥和匝道桥及相邻墩台完成后,施工机具、工艺经过一般地段试运转正常。

2.2 交通组织对策

根据上述的交通组织原则,在主线桥和互通式立交施工过程中需采用以下交通组织对策[1-3]

(1)同步施工:为了节约工期,对桥梁的桩基、路基填筑、桥梁的预制、模板的定制等方面可以同步开展,在不影响现有道路通行的情况下,分左、右等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2)分幅通行、分段施工:根据交通组织的实际,主线桥及互通立交桥梁上部结构应确定施工顺序分幅、分段施工。

(3)合理分流:在主线桥和互通式立交拼接施工时,应进行交通组织,利用路网提前分流,降低施工组织难度。

(4)临时措施:在主线桥和互通式立交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对正常通行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必要的临时工程措施。

3 施工组织方案

主线桥互通式立交区施工时,需要暂时封闭道路,根据桥涵段落划分关键施工节点中的时间安排,项目部将提前10d通知路政及交警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电子屏等媒体,提前做好信息告知。进行道路封闭施工时,项目部将避开节假日及早晚高峰时段施工。

3.1 主线桥拼宽施工

桥梁构造物遵循“同结构、同跨径、上连下不连”的原则进行双侧拼宽;为避免构造物上部连接时产生的不利受力情况,构造物上部施工时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的方案,以避免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影响其桥面板的连接质量。本标段主线桥拼宽施工的共3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主线直接拼宽桥梁概况

序号中心桩号桥梁类别桥跨布置(孔-跨径)桥梁方案1K3604+638.35小桥2-8维修后,两侧拼宽利用2K3610+898.5中桥2-22维修后,两侧拼宽利用3K3630+591.25大桥6-25维修后,两侧拼宽利用

第一阶段见图1(a):拆除旧桥原有锥坡及附属工程,施工两侧加宽路基的同时,施工桥梁下部构造,同时预制桥梁上部结构梁板。此时,维持现状交通,车辆在原有路面、桥梁上正常行驶。路基边坡开挖台阶后,路基外侧处于不稳定状态,为确保车辆和

施工安全,在路基边坡未开挖段或已施工完毕段设置紧急停车带,施工路段严禁车辆停放,防止路基边坡失稳。

第二阶段见图1(a):左侧加宽部分进行新桥桥梁板安装、桥面铺装施工,桥梁护栏切除,移至老桥面下一阶段临时中分带隔离。此期间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维持现状,利用原有桥梁双向四车道通行,此阶段左侧新旧桥梁不进行衔接。该阶段实行交通管制,规定大型车在原行车道上行驶,限速60km/h;小型车在原超车道上行驶,限速80km/h。该阶段禁止所有车辆超车。

第三阶段见图1(b):交通转移至南侧,新桥上设置临时隔离墩,并在两侧预留0.5m的侧向净空,保证施工安全,半幅限速通行,南半幅对老桥进行改造边梁、加固、换板等施工过程,完成新老桥拼接,最后施工至路面面层。

第四阶段见图1(c):北半幅桥面整体拼接施工完后,将交通转至该半幅,中间预留临时中央分隔带,同时设置开口作为紧急停车带,保证行车安全;同时,南半幅整体封闭施工至完成桥面铺装及附属设施。

(a)第一、二施工阶段

(b)第三施工阶段

(c)第四施工阶段
图1 主线拼宽桥各阶段交通组织立面图

3.2 昌吉互通式立交区施工

第一阶段:修建A匝道桥、部分A、B、C 匝道以及部分主线加宽部分。修建便道 1、便道2、便道3、便道4、收费站加宽部分,做好匝道车辆转移准备,此阶段原有匝道保持通车。

第二阶段:修建A、E匝道、收费站左侧半幅;乌鲁木齐-昌吉方向车辆转移便道1,昌吉-奎屯方向车辆转移便道2,奎屯-昌吉方向车辆通过新建B匝道、便道3、原A匝道、便道4通行。昌吉-乌鲁木齐方向车辆A匝道与原有匝道交叉点修建前通过便道4、原匝道、原C匝道通行,交叉点修建后转移至新建C匝道通行。

第三阶段:修建D匝道、收费站右侧半幅;拆除便道2、便道3、便道4以及原有匝道和匝道桥部分。乌鲁木齐-昌吉方向车辆在便道1通行;昌吉-奎屯方向车辆从便道2 转移到E匝道上通行;奎屯-昌吉、昌吉-乌鲁木齐方向车辆转移到新建A匝道中。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图2 昌吉互通各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

第四阶段:拆除便道,乌鲁木齐-昌吉方向车辆转移到D匝道上,其余匝道保持通车,修建主线跨线桥段加宽部分,最终建成通车。

昌吉互通立交设置呼图壁立交桥、八钢立交桥、西站立交桥三处分流点,配备专职保畅维护员6名、专职安全员3名和专职应急交通协管员4名,负责施工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交通保畅员、交通协管员和安全员经专业培训后统一着装,穿戴统一的反光背心上岗指挥、疏导交通。上岗之前,安全保通小组以技术交底的形式介绍项目保通方案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常识等,并分发至每位保通员。

3.3 交通安全设施

3.3.1 原有标识牌拆除

(1)本标段在标识牌拆除施工中,本着“确保高速公路畅通,保持正常通行”的原则进行组织,同时为了保障拆除的顺利进行,坚持保障安全,最大限度提高通行能力,在拆除施工中认真组织保通,积极和当地高速交警、路政沟通切实处理好施工期间的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确保高速标识牌拆除后完好性和再次利用的原则[4-5]

(2)为保障本标段原交通标志拆除工作的顺利实施,本项目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标识牌的拆除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班子成员专人负责,做好统筹安排与协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面负责拆除工作现场的动态,其任务是了解掌握拆除工作的进展情况,组织现场指挥。副组长职责:协助领导小组组长工作,负责组织拆卸、运输车的调配,其任务是传达组长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拆卸工作,保持与项目公司、监理代表处及交警、路政等部门沟通。领导小组组员的职责:听从领导安排,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拆除、清点盘查、运输及建立归档工作。

3.3.2 交通安全标志设置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施工作业安全,保证拆除高速公路路侧交通标志后给驾驶员提供必要的道路交通信息,设置临时交通标志。临时交通标志主要包括:施工及施工预告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分流标志、指示标志以及指路标志。路基施工阶段中本项目将原有交通标志牌拆除,重新设置小型的临时交通标志牌。路基施工(第一阶段)和路面施工初期阶段(第二阶段)中,临时小型标志安装在中央分隔带中。中央分隔带安装的临时指路、指示等标志均采用双柱式。路面施工中期、末期(第三、第四阶段),车辆在半幅路面中分幅分车道行驶,此两阶段中,原中央分隔带中的标志根据车辆行驶方向迁移到路基边坡上、旋转标志版面。

临时交通标志采用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类型。宽度小于2m的临时交通标志主要采用固定式;大于2m的临时交通标志采用移动式。宽度小于2m的临时固定交通标志设置于中央分隔带内和路基边坡上;宽度小于2m的临时指路标志和宽度大于2m的交通标志则采用移动式,以警告前方道路有作业车正在施工,从而使车辆驾驶人减速或变换车道行驶。移动性施工标志用于工程车辆及机械之后部。

3.3.3 隔离警示设施

项目利用C20混凝土做成 60cm×60cm×42cm×20cm(长×高×座宽×顶宽)的隔离墩。该隔离墩重约280kg,发生交通意外时,靠自重抵挡一定的车辆冲击力,因自身质量较大,所以防撞性能良好。项目设在施工区域与交通行车区域隔离的警示桩主要由水泥底座和轻质材料做成的圆柱所构成,圆柱采用红白相间的警示颜色。同时,采用塑料锥形筒作交通隔离警示桩,锥形筒同样采用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颜色。利用锥桶分隔交通流。设在临时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以及施工现场区域周围或前方适当地点。

4 结论

连霍高速公路是我国高速路网中的骨干线路,随着交通量的增多,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通行需求。本文以连霍高速公路乌奎段主线桥和互通式立交区施工为例,对施工组织原则及其对策进行了阐述,对主线桥和互通式立交区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制定相关的交通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 高立波,钟瑞文,朱天明,等. 多车道交通公路维修作业交通组织设计研究[J]. 北方交通,2016(12):72-76.

[2] 王甲勇,刘超,程磊. 滨莱高速公路淄博西至莱芜段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J].山东交通科技,2016(2):27-31.

[3] 彭磊.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5(2):52-54.

[4] 于婷婷. 沈平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临时安全设施方案浅析[J].北方交通,2016(12):132-136+140.

[5] 董伟,张薇.高速公路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5(6):25-27.

Research on Traffic Organization Schemes for Main Bridge at Wukui Section of Lianhuo Expressway and Interchange Area

ZHANG Fang-dong

(Xin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Urumqi 830016,China)

Abstract Lianhuo Expressway is a backbone transmission line in our country's expressway network, which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raffic at pres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uaranteeing normal traffic, the design on traffic organization schemes for main bridge and interchange area is made, and relevant traffic safety measures are made, which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n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