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考状元要过几道关

 洪建一 2017-12-08

古代考状元要过几道关

海门日报 06-09 14:39

朱惠忠

所谓科举,就是常言所说的开科取士。这一制度始于隋代,盛于明清,前后经历了大约1300多年。过去人们想进入仕途,惟一的途径是应试,即参加科举考试。通过科考,一旦进士及第,便是跳入龙门,有幸夺得状元的,那更是独占鳌头登峰造极了。所以金榜题名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有人为功名血拼了一生,像《儒林外史》所描写的范进甚至还为此闹得疯疯癫癫。早期的科举,状元的录取分为文武两项,有的人凭武功同样可以获得功名,这就是所谓的“武状元”。后来渐渐地向文科靠拢,及至清末,已是单纯的“八股取士”了,此时的科举考试已经形成了一套专门的运行机制和固定的选拔模式,有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几个环节。

童试

童试,通俗地说就是考秀才。参加童试的人,按照过去的学历,大约相当于学龄前儿童,还算不上正式的学生。其实他们的文化水准已不亚于现在的完小,因为当年的童试是不限年龄的,几十岁参加童试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参加考试时,已有多年的学习过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像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等,他们参加科考屡屡不得志,按其科考功名,充其量也只能算个秀才,但他们的文才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许多举人、进士。

明清时代,童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时间是农历二月。童试要通过“县考”、“府考”和“院考”三次考试,前两次由“知县”“知府”等地方官主持,“院考”须由皇帝钦命的科甲出生的“学政”分赴各地去监考。院考合格(科举名词叫“中式”)才取得秀才资格。秀才再通过“岁考”和“科考”,按成绩分为“附生”、“增生”、“廪生(廪膳生)”、“监生(太学生)”四个等级,分别进入县、府和朝廷官办的学堂读书。秀才称为“生员”,即正式的学生,由此看来,“学生”的概念过去和现在大不相同,过去是先学而后成为学生,现在是先做学生而后开始学习。

童试合格的生员,可以冠以“秀才”的名号,但没有当官的资格。他们进入“学堂”学习以后,国家免除他们的赋役,并给予一定的禄米待遇,成绩特别优异者,还可以通过“拔贡”考试成为“贡生”,贡生就有机会通过吏部考选,当个知县或者教谕之类的小官。这种待遇仅限于少数出类拔萃者,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因为背景特殊而暗渡陈仓的。

乡试

乡试也是三年一次,时间在农历八月,因为已近秋天,所以民间习惯称为“秋闱”。三年中如遇皇帝登基、帝后诞辰或国家的大型庆典,会临时增加一科考试,称之为“恩科”。乡试照例在各省的贡院举行,但主持考试的官员一律由皇帝直接指派。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要考三场,每场连考三天,每场考试连续三天食宿考场,不能自由出入,三场考试的九天,就只有三进三出的机会,所以参加乡试的生员,除了文具之外,还需自带食物和卧具。古时的考场,每个考生设有一个三尺见方的单间,考生之间互相隔离,很像个雅座,只是小些。这种雅座叫做“号舍”,号舍外有“号军”监考,大约类似于监考老师,整个考场的外面还有军警巡逻,考场的人性化管理可能古今是相似的。考生进入考场时须过搜身一关,以防有人携带作弊工具,尽管如此,历来的考场,都免不了有作弊者,作弊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如今常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作弊工具作为收藏品晒出来,可见当时的考生为获取功名是如何地绞尽脑汁了。

每次乡试,全国参加的生员成千上万,所以乡试是科举考试四个环节中最难的一次。乡试合格便是“举人”,可以尊为“老爷”了。成为举人,就可以进京赶考,参加“会试”和“殿试”,即使不参加“会试”,也有机会通过选拔“候缺”,成为省级或部级的下级官员。所以举人的身价已令人刮目相看了。

会试

会试一律在京城举行,所以谓之“进京赶考”。会试由礼部主持,也是每三年一次,农历三月举行,故又叫做“春闱”或“礼闱”。各省举子进京赶考,国家提供一定的车马费,史称“公车”。考试的规则和程序大体与乡试类同,只是录取更为严格。清代,每科会试的人数大约为六七千人,就中录取三百名左右,录取比例在百分之四五之间。会试中式(合格)即成为“贡士”,此时,担任各级官吏的机会就多了。但成为贡士并非人人都有机会参加“殿试”,贡士还要参加一次复试,取得三等以上成绩者才有资格参加殿试。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

殿试就是常言所说的“考状元”,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明清时殿试在三月举行,场地安排在太和殿,原则上由皇帝亲临现场遴选,有时也由皇帝钦定的人代理。参加殿试的人都为“新科进士”,当官已然是十拿九稳了,他们不再担心被淘汰,而是想咫尺杆头,摘取“状元”那个桂冠,所以殿试只是确定名次而已。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名额最多,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的所有贡士统称进士。通俗地讲,凡进入一、二、三甲的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殿试时,除了皇帝有御座之外,一律不设其他座位,考生都是席地而坐,陪考的官员也在一旁站立。参加殿试的“新科进士”着装整齐,按单双号分立太和殿丹墀之下,听候点名。皇帝驾到时,奏乐鸣炮,然后由内阁大学士捧出钦定的“策试”题目,当众交给负责殿试的礼部官员,参加殿试的人向皇帝行礼后进殿考试。殿试规定只考一场,凌晨入场,日落交卷,概不提供照明设备。

殿试结束,由阅卷大臣(一般为八人)轮流读卷,就中选出公认的十份卷子交给皇帝用硃笔钦定名次,这十份即是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的前七名,二甲七名以后和三甲的则不必交给皇帝审阅了,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科举考试到这里基本结束,后续还有“小传胪”“传胪大典”“琼林宴”等繁琐的仪式,这对于获取功名的人来说,已不很重要了。限于篇幅,不予赘述。

这里,顺便说说张謇,张謇是我们海门乃至南通惟一的恩科状元(南通在乾隆年间曾出过一位状元叫胡长龄,但非出自恩科),据《中国状元词典》介绍:张謇(1853—1926),清,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家贫,生数岁,母夫人于寒夜拥絮教子识字,慧甚。年三十,在塾中读书,有骑白马者过其门,塾师命作七字令对,謇应声曰:“我踏金鳌海上来”。时其祖母亦在,与塾师共奇之。曾应试,引名在一百外。师责之云:“假如百人应试,仅录九十九名,则一向隅者,即汝也。”謇以为大耻,便奋志力学,后数年,謇大有长进。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慈禧太后六十诞辰)会试,礼部尚书李鸿藻、左都御史徐郙、工部侍郎汪鸣銮、左副都御史楊颐任考官。题“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子曰道不远人至忠恕违道不远”,“庆以地”,赋得“雨洗亭皋千亩绿”得“皋”字。殿试,张謇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任吴长庆幕僚,范当世称其为“通州三怪”。张謇渊懿简素,胸怀宽广,无意做官,专心振兴工商农渔诸业,勤恳不懈,人称“中华实业家”。张謇以文章书法鸣于世,论者谓其书法神似刘石庵。诗亦雄放峭峻,肖为其人。著有《张季直诗录》十卷、《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张謇函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