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的定义 定义:周围性面瘫即是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贝尔氏(Bell)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吊线风、吊斜风等。面瘫按面神经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最高,多由受风受寒或某些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最终造成的面神经功能丧失。其中,周围性面瘫是以口角或口眼向另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发病部位在一侧面部的表情肌。 周围性面瘫最常见原因 1.面部受寒、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面神经水肿 2.外伤损伤面神经 临床表现 ①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高峰。 ②起病前几天可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或面部轻度疼痛。 ③病侧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撅嘴等动作。吹口哨漏气、进食时食物滞留颌内、口角渗液、泪液外溢。可伴发眼炎。 ④病变部位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舌前三分之二舌部味觉减退。 ⑤如在发出镫骨肌分支以上受损,可出现同侧舌前三分之二舌部味觉减退与听觉过敏。 ⑥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时,除上述表现外,尚有瘫痪侧乳突部疼痛、耳廓与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中出现疱疹,称为Hunt综合征。 周围性面瘫的预防 1.避免长时间空调、电扇直吹面部,感到有点凉了就要调整风向或离开。 2.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或者戴头盔、口罩,或者颈部裹围巾。 3.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应该及早就医。 得了面瘫自己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遵从医生嘱咐:按时吃药,复诊,注意休息。 2.若眼睛闭合不全,外出时可以戴墨镜,睡觉时用干净纱布覆盖;坚持都使用两侧牙齿咀嚼,维持患病一侧的正常功能;不用冷水洗脸,脸部不吹冷风。 得了面瘫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抗病毒药、激素类药或营养神经药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超激光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减轻面神经水肿 3.针灸治疗:红外线治疗,针刺,艾灸,面瘫后期使用电针治疗 4.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做面瘫操 5.电子生物反馈(肌电)治疗,肌内效贴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正常 传统治疗 其中,传统针灸疗法方面: 注重辨证:本病多因体弱,正气不足,为外邪乘虚侵袭,邪气滞留经络,致气血运行失调,也可因热毒或瘀滞经络而发病。 疾病初起时(一周内)选穴 1.选穴以远道循经取穴为主,局部尽量少取,甚至不取。 2.属风寒袭络型者一般选合谷、足三里,以调理阳明经气血而祛风寒。 3.属风热滞络型者一般选合谷、曲池以调理阳明经气血而祛风热。 4.属热毒阻络型者取风池、外关、曲池、肝俞等穴,以清热凉血,疏通经络。 5.属血瘀伤络者取血海、三阴交、合谷、膈俞、太冲等穴,以活血理气通络。 面瘫中期的选穴分为4组 1.第一组(眼周穴位):太阳、鱼腰、阳白、攒竹。 2.第二组(面颊部穴位):翳风、颧髎、四白、迎香。 3.第三组(下颌部穴位):颊车、大迎、地仓、承浆。 4.第四组(四肢穴位):外关、足三里、合谷等。 每次以四组中各选用1个穴位,共4个穴位针刺,穴位交替使用。 面瘫晚期选穴 眼睑闭合不全选太阳、鱼腰、四白。面肌松弛下关、颧髎、迎香。口角下垂选地仓、颊车、承浆等疏通局部经气,晚期患者脉络气血不足,此时需选用背俞穴,如肝俞、脾俞或足三里等以补益气血。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病久脉络失养,阴阳失衡的情况,此时需选用健侧的穴位,以调节患侧和健侧的阴阳平衡。 在此基础上,针灸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亦会根据疾病辩证情况,灵活选用耳穴、艾灸、梅花针、闪罐、刺络放血、穴位注射等方法配合,以求协助患者在治疗中取得最佳疗效。 现代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 ![]() 肌内效贴扎技术 ![]() ![]() ![]() 点穴按摩 ![]() ![]() 面神经功能训练 ![]() ![]() 宣教面瘫患者家庭训练 一、按摩 1、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将上眼皮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 3、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嘱患者闭眼,用食指的指腹,从嘴角向鼻旁再向眼下轻推。 4、上唇肌肉:用食指的指腹,沿着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 5、下唇肌肉: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6、用手掌根从嘴角到耳旁按揉,推拉。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1、抬眉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2、闭眼训练 :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每天5次左右。(注: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 :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4、示齿训练 :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5、努嘴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6、鼓腮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作者:龚玉滢、曾玉珊 |
|
来自: gvcxkur5bsmjd8 >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