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针治疗一例难治性贝尔麻痹

 大夫笨笨 2015-12-08

【编者的话】

浮针人臧运华是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跟师班的学员。这篇文章从神经内科的角度写顽固性面瘫,出彩,得点个赞。

谢谢作者。

浮针治疗一例难治性贝尔麻痹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内科

臧运华

贝尔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指临床上原因不明、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其起病急骤,发病前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是周围性面瘫中最常见的一种[1]

任何年龄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典型症状有: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因口轮匝肌瘫痪,而发生饮水时漏水、不能鼓腮、吹气漏气等唇功能障碍。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眉。由于眼轮匝肌瘫痪后,失去了受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保持平衡协调的随意动作,致使睑裂扩大、上下眼睑闭合不全、结膜外露。用力紧闭时,眼球则转向外上方,此称贝尔征。由于患者不能闭眼,故易患结膜炎。由于泪囊肌瘫痪及结膜炎等原因,在下结膜囊内,常有泪液积滞或溢出。颊肌瘫痪,食物易滞留患侧齿龈[1]

学习浮针之前,对于贝尔麻痹患者,我多采用内科加针灸治疗,效果一般。学习浮针之后,我治疗贝尔麻痹十几例,效果良好。尤其对于顽固性贝尔麻痹,在内科激素、活血药物、营养神经药物、针灸等等治疗均无效或效差的情况下,浮针往往仍具有神奇的疗效。

现摘典型病例1例,报道如下:

段某某,女,66岁,青岛市盛平东路,139698036**,初诊时间:2015-09-28。

主诉:右侧眼睑闭合困难、口角歪斜70余天。

现病史:2015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闭合不良,右侧口角漏水,口角歪斜,来本院神经科就诊,查体无复视、无呛咳,无肢体活动不灵及抽搐,无共济失调,无病理征。查颅脑CT无出血、梗死、占位。予地塞米松、甲钴胺、舒血宁等药物治疗,同时针灸科传统针刺治疗。药物治疗半个月,针刺治疗从发病至今。现证见: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漏睛约7mm,右鼻唇沟浅,口角左侧歪斜,右侧示齿不良,右侧鼓腮漏气,右侧面部肌肉轻度萎缩。目前患者最痛苦之处:右眼不能闭合,右面部肌肉活动不能。

辅助检查:颅脑MR:1.脑内少许缺血灶。2.左侧上颌窦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诊断:贝尔氏麻痹

鉴别诊断:

1.吉兰-巴雷综合征:多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对称性四肢迟缓性瘫痪和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有特征性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耳源性面神经麻痹: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常并发此病,常有明确的原发病史及特殊症状。

MTrP:右侧胫骨前肌(+++),肱桡肌(+++)。

治疗:分别在右侧胫骨前肌、肱桡肌进针扫散,并配合再灌注。

即时效果:右眼闭合较前有力,露睛约5mm。


医嘱:加强营养,做右面部按摩及鼓腮、皱眉动作。每次每个动作三分钟,每天两到三次。
二诊:2015-09-29。患者自述闭眼较前有力,仍右面部不能活动。
MTrP:右侧胫骨前肌(+++),肱桡肌(+++)。

治疗:分别在右侧胫骨前肌、肱桡肌进针扫散,并配合再灌注。进行远程轰炸。
即时效果:右眼闭合较前有力,漏睛约3mm。


三诊:2015-09-30。患者自述闭眼较前更加有力,右面部似乎有轻度活动。
MTrP:右侧肱桡肌(+++),胸锁乳突肌(++++)。

治疗:分别在肱桡肌、胸锁乳突肌进针扫散再灌注,配合远程轰炸。
即时效果:右眼闭合更加有力,漏睛约1mm,口角歪斜减轻。


目前患者还在治疗,但三次浮针治疗,每次两个进针部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患者非常惊喜。患者感言:我普通针灸治疗了70多天,每天针刺15-25针,要是早找浮针治疗就好了,哪还受这么多罪。

讨论:贝尔麻痹的西医治疗,急性期 以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为原则。恢复期 以尽快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和加强肌肉收缩为其治疗原则。后遗症期 此时面瘫仍不能恢复则按永久性面神经麻痹处理。此期治疗方法主要以整形手术治疗。中医有针刺、艾灸、拔罐、外敷膏药等诸多治疗方法。浮针是浮针疗法(Fu's Subcutanous Needling, FSN)的简称,是符仲华博士于1996年发明,有别于传统针刺,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既往浮针理论认为[2],神经性疾病浮针治疗是无效或效果不佳的,因为浮针针对的是肌肉、筋膜疾病。从神经科理论考虑,神经的修复也是非常困难和长时间的。因此,我并不认为此类贝尔麻痹患者的短期浮针治疗是治疗好了面神经。但我们不能忽视,周围神经是有营养作用的,长时间的肌肉失神经支配,会导致肌肉的萎缩和无力。我们用浮针治疗,可能增加了肌肉的供血,促进了肌肉的功能。但这也不能完全解释患者肌肉又可以受到意识的支配而随意运动。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更期待深入的研究进行解释。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9.

[2]符仲华.《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