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泽:分红里面可是大有玄机

 wlzrs0 2017-12-13

来自树我直言 04:31

导读

分红里面大有玄机,本期内容,就为你破解这个秘密。


年底了,很多公司都会考虑给员工发点福利。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过去有公司年底发龟苓膏,发榨菜,发火腿肠的都有。作为礼物,股东会很开心,但是如果说这些产品因为销路不畅去库存而发给股东,美其名曰:分红,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后来,公司们发现,股东和消费者诉求不同,股东不是来要东西的,他们的核心需求是投资需求。所谓投资,就是让现在的一个,变成未来的两个,用较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产出。于是,公司们改变策略,给股东送股份,这不就是一个变成两个嘛,再次美其名曰:分红。但很快又被聪明的投资者识破,你把一升的大可乐分成两瓶500毫升的小可乐给我,这有区别吗?股东价值完全没有任何的提升。


这些年,随着MSCI的加入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内陆上市公司终于真正掏腰包了,加大了现金分红的力度。

 

我们统计数据发现,上市公司2016年累计现金分红9400亿,2015年累计分红是8300亿,统计过程扣除了期间新上市公司的干扰,发现现金分红提高了14%。

我们又统计了沪深300,也就是市场中比较大的这三百家公司的数据,他们2016年分红分掉了7790亿,2015年现金分红是6900亿,分红也增长了13%。



看待同期的经济环境,GDP增速是7%,整体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是2%,利润增长是6%。而分红增长超过了13%,远远超过了大环境的平均增长率,这大体上可以证明分红的比例和分红的力度,确实是在加大的。

 

分红的好处是一目了然的,一家公司愿意把钱包打开,往往证明它现金流不错,负债率不高;其次,分红一般发生在公司资本支出之后,在扩大投资之余,依然还有结余能分给股东,一般说明公司的经营是不错的,大笔分红的,一般来讲不会是差公司。


其次,高分红组合,也就是寻找市场中股息率最高的公司,作为一个组合策略,它是在10年以上的长周期,能够整体市场,给投资人带来出色回报的,这是已经被各国反复证明的有效策略。

 

以上,分红的好处已经足够清晰了。下面,我们想要探索一下未知领域,不分红的公司,是不是意味着一定都是差公司,一定要拿起大棒要求它必须分红呢?




你会发现有一连串优秀公司的名单:亚马逊、苹果、腾讯、伯克希尔哈撒韦、茅台等等,它们都不大分红,甚至有的从不分红。那么这些公司是否都没有给股东创造价值,带来回报呢?答案显然不是,这些公司连年的市值提升,让投资人持有的股权价值大幅提高,即使没有现金分红,那么投资者的财富是在实实在在增长的。

 

那么,这里面的关键,和判决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沃伦·巴菲特曾经公开过一个他的收购准则:一家好公司,每一块钱的利润留存,应该创造大于一块钱的市值。

 

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讲,一家优秀的公司,你是无法以其净资产价格投资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是一个会计概念,它只能计算扣除债务之后,公司资产值多少钱,比如厂房、设备、库存等等。但是一家优秀的企业,创造卓越价值,统统都不是靠这些厂房和设备。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何资产完全相同的两家公司,回报率竟然是天壤之别呢?真正创造价值的东西,统统都无法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比如:电网的特许经营权、腾讯的微信、costco的低成本,这些真正的秘密、核心资产,哪些出现在资产负债表里面呢?它们统统都无法用会计规则体现,但是这些东西,才是最值钱的。这就是为什么,好公司的价格统统远大于净资产价值。

 

因此,当一家极度优秀的公司不分红,而是把利润留存起来滚入其资产中,相当于给股东了以净资产价格投资优秀公司的权利,这是在公开市场,甚至私人并购市场,都根本无法得到的优惠折扣,它创造了一块钱投入,大于1块钱产出的价值,股东的价值其实恰恰因为不分红,而被远远放大和提高了。


最后总结一下,按以上标准,优秀公司,完全可以有不分红的权利,同时能增大股东价值。反过来讲,当一家公司的市值甚至还低于净资产价格的时候,那么每一块钱的利润留存,就创造了小于一块钱的市值,那么这就是在损坏股东价值。这一般出现在告别成长期,甚至衰退行业的公司,他们就应该把现金拿出来统统分掉。



(数据来源:WI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