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农村的孩子念书,从小学到高中都离不开馍馍。走读的时候每天背着馍馍饿了就吃,因为很多孩子一天只吃两顿饭,另一顿就靠馍馍了。
一般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宿舍很简陋,冬天生着火,床上也没有电褥子。夏天没有风扇,每天在宿舍用煤油炉子做饭。 大部分人其实就一多功能茶缸,饭盒里一般装着从家里带来的臊子。
那些年读书时曾经带过的菜,最多的是酸白菜和家里腌的咸菜。 除了主食面,最硬的菜是洋芋,天天吃洋芋,脸都绿了。现在想起都后怕
零花钱很少,十几元钱可以花一个月,主要用来灌煤油,买墨水、买作业本,补鞋等。
那些年回家是很少有班车坐的,有也坐不起,基本靠步行或者自行车,最老式的那种自行车,一骑就是三四个小时,经常在后座上绑着几十斤的面或洋芋。
那些年基本不下馆子,偶然奢侈一把也挑最便宜的吃,2元一碗的牛肉面是比较贵的了,忍痛吃一碗1.5元的浆水面。对人说喜欢吃浆水面,其实是想省5毛钱。一碗酸汤一把面,能有多少营养能有多好吃,大家懂的!
那些年在学校表现无论多么优秀,只能得到一张纸,物质鼓励是很少的。运气好可以得到一个笔记本。 ……谨以此文献给在西海固生活过的七十后八十后! 大美甘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