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高皇帝刘邦从一介草民成为天下的主人,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上古贵族时代的结束。在这之前的先秦时代王室贵族贤人枭雄大都可以把自己的族谱追溯到神话时代。拥有神的血脉按照西洋人神话的路数应该算是英雄了吧,从夏的建立到秦王扫六合,那是一个的英雄年代。 中华姓氏树 姜姓,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姜水在陕西宝鸡境内,华夏的重要起源地。姜这个字上面是羊下面是女,很容易想到另一个字羌。华夏族起源的三个组成部分:苗、夷和羌,炎黄二帝都起源于古羌。炎帝为神农氏,以尝百草事农耕而知名,但这个姓氏明显与牧羊有很大关系。古远的历史难以考证,羌人在与夷人和苗人的争斗中占尽优势可能与这种农耕畜牧双属性有很大关系。羊这种牲畜与人类的食物完全没有交集,所以在生活资料比较贫瘠的年代养羊比养猪要好,能获得更多的食物。 炎帝 姜姓的人物一定要说姜子牙,姜子牙辅佐文武两代周王,伐纣灭商。姜子牙一生颠沛流离,七十岁时还一事无成,但他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人生的沉淀使他成为无人企及的奇才。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周朝建立后,分封诸侯屏蔽王室,姜子牙被封在齐地营丘,从而缔造齐国。 影视里的姜子牙 姜子牙被封于齐国的同时周公旦被封为鲁国,两人曾有这样的对话。姜子牙问周公:“何以治鲁?”周公道:“尊尊亲亲。”姜子牙闻言道:“鲁从此弱矣!”周公又问姜子牙:“何以治齐?”姜子牙答道:“举贤而上功。”周公道:“后世必有劫杀之君。”结果,齐国日益强大,但二十四代后被田氏取而代之;鲁国日益弱小,但没有臣子篡位,至三十二代而亡。两种国策都有道理,两位先贤已经知道这种国策的结局。治国齐家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一切都要根据外在的情况而做出调整,所以古往今来都有改革维新。两位先贤知道怎么办,但他们的后人不知道,这也许是另一种悲剧吧。 春秋时期齐国的形势 周朝的分封国策是广泛的建立诸侯国屏蔽王室,并利用诸侯国去扩大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的疆域超过商代大大的扩展得益于这项国策。齐国的建立主要对付东方的莱国,东莱出自东夷,在齐国人一代代的蚕食下灭亡。周成王时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从而名正言顺的成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 影视中的齐桓公 春秋五霸第一位就是齐桓公,也是他开创了这种霸业模式,使无数君主心向往之。正如他自己吹嘘:“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然而齐国的霸业在齐恒公去世后就衰落了,其实齐国并没有齐恒公的威名而相称的实力,管仲是绝对智慧的化身,他会利用软实力来达到硬利益。南征楚国只是武装示威,并没有与楚国交战,北伐孤竹国,扩展了燕国的实力。通过各种手段建立了一个中原国家的联盟而使自己成为盟主,并没有扩展多少领土,同时期的楚国、晋国和秦国都实实在在的扩展了地盘。 影视中的孟姜女 姜氏齐国后期面对的局面与晋国类似,公室的衰落,外姓家族的崛起。在分封的体制下,一旦臣子的实力超过国君,就君不君臣不臣了。田氏代齐,姜子牙的祭祀在海岛上结束,姜氏齐国推出历史舞台。 经考证,从姜尚起到如今,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的起源,但是姜姓却是他们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吕姓、许姓、章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骆姓、左姓、充姓、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