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论治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7-12-14

熟读《伤寒论》不难发现,下利属于里证,而里证又分阴阳,则阳证为阳明里证,阴证则为太阴里证。阳明下利多湿热实,治用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大承气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太阴下利多饮寒虚,治用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若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合病,则用葛根汤、半夏泻心汤、真武汤、乌梅丸等治疗。这些证治论述精详、方药众多、疗效确切,论述的是下利,涵盖了泄泻、痢疾。实践证明,掌握了张仲景论治下利的经验,就自然会治疗泄泻、痢疾。因而,张仲景对下利的论治不得不学。

《 胡希恕著作》摘

笔者按:概率上讲,临床太阴下利常见,而且这类患者也更愿意选择中医治疗,这类病也更适合中医药治疗;阳明湿热下利已经不多见了,即使有,这类患者也都首选西医抗生素输液治疗了,而且效果更快、更好。


《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论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