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断121

 康泰wjr图书馆 2017-12-15



第一节 肝与胆病辨证


概述:

 

一、肝、胆的生理、病理

1、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2、主疏泄:调节情志,协助消化

3、开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华在爪

二、肝胆病的常见症状:

1、肝区:胁肋胀痛      

2、主情志:烦燥易怒

3、主筋:抽搐、震颤    

4、冲任失调:月经病    

5、开窍于目:目疾

6、经脉所过:睾丸胀痛

7、胆病:口苦、黄疸、惊悸


(一)肝气郁结证

概念:是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1、情志抑郁不遂

2、或突然精神剌激

临床表现:气滞证 + 肝失疏泄

1、气滞证-胸胁或少腹胀痛

2、肝气不舒-情志抑郁,善太息

3、气郁痰凝-咽喉异物感,或瘿瘤

4、气结-瘕块,时聚时散

5、妇科-乳房胀痛,月经不调

6、舌脉-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火上炎证

概念:是指肝经气为上逆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1、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2、火热之邪内侵累及于肝

临床表现:实火证 + 肝经症状

1、实火-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2、肝-急躁易怒,头晕胀痛,痛势剧,胁肋灼痛,耳鸣如潮

3、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三)肝血虚证

概念:是因肝血亏虚而相关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1、失血,久病营血亏虚

2、肾精亏虚,精不化血

3、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临床表现:血虚证 + 筋脉失养症

1、血虚-面白无华,头晕目眩,爪甲不荣;视物模糊,夜盲;经量少,色淡

2、筋脉失养-肢体麻木,关节拘急,手足震颤,肌肉瞬动

 3、舌脉-舌淡,脉细


(四)肝阴虚证

概念:是肝之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1、气郁化火,火灼肝阴

2、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

3、肾阴不足,水不涵木

临床表现:阴虚证 + 肝失所养

1、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面部烘热,或颧红,口咽干燥

2、肝失养-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手足蠕动,胸胁隐隐灼痛

3、舌脉-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五)肝阳上亢证

概念:是指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1、伤精失血,阴液亏耗

2、年高阴亏,肝肾不足

临床表现:本虚标实

1、标实-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2、本虚-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失眠多梦

3、舌脉-舌红少津,脉弦劲


(六)肝风内动证

概念:是指肝阴亏虚,肝阳亢动而出现的眩晕、抽搐、颤动等动摇特点的证候

成因:

1、肝肾阴亏,阴不制阳

2、邪热炽盛,引动肝风

3、热病后期,肝阴未复

4、营血亏虚,筋脉失养

肝风内动证:

1、肝阳化风证

成因: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使肝阳亢动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肝阳上亢 + 内风证

1、肝阳上亢-眩晕,头摇头痛,肢颤

2、内风证-突然倒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脉弦 


2、热极生风证

成因:高热伤津

临床表现:实热证 + 内风

1、实热证-高热神昏,躁扰如狂

2、内风-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

3、舌脉-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3、阴虚动风证

成因:热病后期,肝肾阴液耗损未复

临床表现:虚热证 + 筋脉失养

1、虚热-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形体消瘦

2、阳亢-眩晕耳鸣,头痛 

3、筋脉失养-手足蠕动

4、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4、血虚生风证

成因:慢性失血或生血不足

临床表现:血虚证 + 筋脉失养

1、血虚-面白无华,爪甲不荣,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舌淡苔白,脉细

2、筋脉失养-手足震颤,肌肉瞬动,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


肝风四证鉴别


一、内风证明显

肝阳化风:病重而险,可留后遗症

热极生风:来急去快,见于小儿高热患者


二、内风证不明显,以筋脉失养为主

阴虚动风:热病后期,伴阴虚内热

血虚动风:慢性贫血患者,伴血虚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