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大屠杀,我们应该怎样反思?

 昵称30816128 2017-12-15

了解最新国内外时事新闻


  • 作者:罗马主义


每逢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想起当年30万同胞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家仇国耻,让很多人悲愤莫名,痛恨倭寇的暴虐,咬牙切齿,甚至迁怒于今天的日本人。


但是如果我们理性的想一想,中国和日本,是地缘政治的死敌。两国在近代历史上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要崛起,就必须要击败中国,占领和殖民中国,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世界列强相抗衡,这是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在今天的新型国际关系出现以前,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我们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牧人和野兽之间的关系。牧人如想好好放牛牧马,就必须要消灭野兽,而野兽若想生存,就必须咬死牧人。


如果一个牧人被野兽咬伤了,他是应该痛恨野兽,还是应该好好的反省自己?而中国近代之所以被日本奴役欺凌,都是始于甲午之败,而甲午战争为什么败了?到今天,其实也没有说得很清楚。


如果你是一个欧洲人,在甲午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有一家博彩公司开出赌盘,让你选中国还是日本会胜?你一定会选中国。


为什么呢?因为在甲午战争爆发以前,大清帝国看起来似乎复兴了,左宗棠平定了回乱,收复了新疆,以强大的武力威慑,让两万多沙俄军队不敢轻举妄动。最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个公平的条约《伊犁条约》。



随后的中法战争中,虽然中国海军吃了亏,但是完成了现代化改装的淮军陆军,和西方强国法国人打了个平手,导致法国政府的垮台。这让当时的欧洲列强,大跌眼镜,对大清帝国的军事实力,刮目相看。


而且大清开始建造了大量的兵工厂,学会了制造无烟火药和粟色火药(苦味酸炸药),电报线路也开始在全国建立,新式的机械工厂,也在沿海露出了萌芽,大清的国民总产值已经不亚于欧洲列强,人民也已经摆脱了战乱的苦难,生活水平似乎也在提高。


而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开始被清廷上下的有识之士认同,大批的中国年轻一代,开始奔赴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在甲午海战中光荣殉国的邓世昌,就曾经在英国去学习海军战术。


但是当甲午战争爆发了以后,人们才忽然发现,北洋水师已经十年未添新舰,而且缺乏装有大威力炸药苦味酸的炮弹。而淮军陆军为了保存实力,更是不战而逃,这一切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要从翁同和这个人讲起,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和他的父亲翁心存,是两代帝师,官僚世家,在清政府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光绪帝亲政以后,靠着皇帝对老师的信任,翁同和基本上等于半个皇帝。


翁同和


而翁同和在甲午战争之前做了几件事,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第一件事,在1894年,翁同和给朝廷出主意,建议每年以3000万两的支出,让德国人汉纳根帮助清政府训练10万新式陆军,并获得统领权。在这个过程中,停止向淮军湘军和其他各类的练军继续提供武器,并要求逐步裁撤。


第二件事,停止向南洋和北洋水师,发放每年拨给他们的500万装备购买费,禁止购买新炮新舰,以及备用零件,这个政策持续了数年,恰好是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几年。


第三件事,在朝鲜局势紧张以后,不顾李鸿章的反对,极力坚持向日本开战,而且拒绝了李鸿章要求拨款,替北洋水师购买了新式炮弹以后再战的要求。坚决主张立刻开战,并要求让淮军和北洋水师马上出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这是要削藩。但是朝廷这个时候有拥兵自重的军阀吗?回答是,如果以国家为出发点,那是没有的。如果以清廷作为出发点,那就是有。


实际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受限于他们的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取代清王朝的企图。众所周知,在剿灭了太平天国以后,天下所有有战斗力的军队,都掌握在曾左李等人的手中。


特别是如果曾国藩打算谋逆的话,清廷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回东北。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太平天国已经让帝国元气大伤,死伤过亿,而西北和新疆由于回乱,事实上已经不在清廷的控制范围内。如果曾国藩此时叛乱,国家必然四分五裂,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作为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曾国藩以天下为重,选择了隐忍退让,并配合清廷,以国家为重,为了消减国家的负担,裁撤了一些湘军,只完整保留了李鸿章的淮军,作为他们的政治资本。


到了翁同和推出这些政策的时候,曾国藩和左宗棠已死,唯一还健在的只有李鸿章,虽然他对淮军有很大的控制力,但是让这些军队为国家效力,是他能成为军机大臣的前提。这实际上是他和清廷之间的契约,双方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中法战争中,他也信守了承诺,淮军表现的不错。


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一直为清廷尽忠,看不出他有任何夺权的企图,所以,保持这种默契,其实是清廷最好的选择,恭亲王当军机大臣的时候,大家合作得就很愉快。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淮军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解决。


但是翁同和这几个政策一出,明显打破了平衡,前两个政策让淮军的将领们,包括李鸿章在内,对新皇帝的意图产生了疑虑。而后一个政策,就是笨蛋也看的清楚,明显是借刀杀人。


而甲午战争这场事关国运的大事,就这样被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大家各怀鬼胎的情况下爆发了,北洋水师缺弹少炮,装备已经落后,而陆军将领为保实力,不战而逃,战败不可避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命运的关键转折点,从此以后的所有悲剧,都由此而起。而南京大屠杀要溯本求源,罪在翁同和,如果不是他那几个愚蠢的政策,挑起君臣猜疑,又如果不是他极力主战,又不给北洋水师拨钱,企图让日本人和淮军拼的两败俱伤,那么日本就不可能打得赢中日甲午战争,也就不可能获得马关条约中的大笔赔款,有了第一桶金,从此一跃而起,把中国远远甩在了后面,让我们在整个以后的年代里,变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


那么翁同和为什么要自毁长城呢?其实他既为了私仇,也是为了重新树立满清王室的绝对权威。下一篇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经过,感兴趣的读者,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


资料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