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耒阳过年必备,少了它就没有年味!

 四天天语图书舘 2017-12-16

如果说腊八粥是北方腊月特制的一种食物,那么南方的腊月,也有种在腊月特制的食物——腊肉。腊肉其实就是腌肉,普及范围相当广泛,有四川腊肉、广式腊肉、湖南腊肉等很多种类。

每年腊月,年关将至,每个家庭都会置办年货,乡下经常会宰牛宰羊,于是家里就可以多买点猪肉,一部分就用来做腊肉。“一家煮肉百家香”,说的就是腊肉,但其实不止是煮肉的时候,烘腊肉也同样飘香百家。

小时候,家里过年比现在要热闹的多,烘腊肉是必做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是我家一个小传统。烘腊肉是个挺费力的事,要看火、添柴、烘上好几天才行。我两个伯伯家,也每年都搞这个,为了避免难“兴工”,不止从什么时候起,每年年底我们三家都把腊肉放在一起烘,这样就方便多了。

过年乡下杀猪是个热闹的事,大清早的,大人和小孩就都围了过去,小时候看杀猪,竟然也浑然不具,只觉得有肉吃了,十分欣喜。以前乡下有那种木制的楼梯,杀好的猪就被架在那上面。杀猪之前,要买肉的人会和杀猪这家说好,要哪个部位的肉,等猪肉处理好了,人们就按着原定好的把猪肉买走。我们三家通常是一起买,也算是个“大客户”了,自然是能多买上点好肉的。

把肉拿回家,洗干净了,切成条,然后就加盐和一些佐料腌上一天。虽然我们是一起烘,但是各家要的口味也有些不同,我大伯家受朋友启发,腌制的时候还喜欢放点花椒,这样烘出来的腊肉会有点麻麻的口感。早上腌,下午伯母和母亲就一起准备烘腊肉的柴火,烘腊肉要几天,且不是用很大的明火,虽然旧时经常上山砍柴,但是烘腊肉需要的柴火,往往是榨完茶油之后剩下的“茶子合里”,这东西烧着慢,而且不易灭,方便之余,也最容易掌握火候。

第二天一早,母亲她们就开始忙活起来,把肉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灶上,灶里生了火,塞上两个老树根,再撒上几把茶子合里,就可以离开去干点别的事了,只需时不时的过来瞧瞧,添上几把柴火就好。当然了,说简单也简单,但是火候要控制好,否则腊肉就烧焦了。每年屋门口的棕树,总要脱下来几件“衣服”,母亲把棕树叶收起来,晒干摞成小绳子,我家的肉是用这绳子穿的,这也是等腊肉烘好了,好和他们分辨。

自己家里腌制,有着茶子合里烟熏味道的腊肉,吃起来有股久远的味道,厚重、深沉、沧桑是沉甸甸的滋味,彷佛一个长者,黑红干涩的色调里都是故事。

年少在广州读过一年书,房子租在一个民居的三楼,有一次坐在阳台上写作业,突然一股烟从楼下升上来。于是我就下楼看了看,原来是楼下老乡上班还没回来,用木柴和锯末在烘腊肉,没人看着火烧大了,我就随手抽了把柴。后来老乡还送了两块给我家,吃起来确实也不错,但是没了茶子的烟熏,总是少了点口感,但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总是怀念家乡的味道,那些市场上卖的广式腊肉,怎么吃也不是家的感觉。

腊肉烘制的时候,油脂被高温融化渗出,滴下来落在炭火上,就会生起一股猪油烧焦的烟,加上柴火的烟熏,这样烘出来的腊肉才正宗。连续烘上几天,长辈们看成色够了,才把腊肉取下来,然后又挂在杆子上晾晒,把油脂晾干才收好,挂在通风处,可以收上几个月的时间。每每烘烤之后,自然是少不了尝,不过做菜之前最好将外面一层油膏刮掉,这样避免过于油腻。切成薄薄一片,可以煎炒,也可以放火上一蒸,不同的做法吃起来的口感自然不同,我倒是更偏向于炒,口感稍硬,细嚼之下特别能感受柴火留在里面的温度。

大学时候一位来自四川的舍友,年后带回来一些自家烘制的腊肉。和在耒阳吃的不大相同,四川腊肉烘烤的时间要短,所以口感偏软滑,四川以麻辣闻名,腊肉里都是花椒粒,没吃惯这口味,还真有点麻舌头,不知道教我大伯腌制腊肉的朋友是否就是个川汉子。

说起来,腊肉的起源也是五花八门,很多故事流传,有人说是因为一开始发明这做法的人名“腊”,但我却更相信于因为是在腊月烘制才得名的,而且乡下腊月杀猪,制腊肉,这本就是为过年这件喜庆的事做准备,取腊肉之名,更符合乡情吧。

不过二伯早在零几年的时候,就搬去广东那边常住了,家里这烘腊肉的传统也就没了,直到近几年,乡下的人越来越少,家里也开始慢慢的不做腊肉了,只是偶尔想起了,才从市场买一点,虽然也是本地人卖的,但是不知道是缺了什么,吃着总是少了些感觉,可能是缺了家庭传统的味道吧,在速食时代,我们也容易被社会的浮华影响。

又要到年底了,今年二伯说会回乡过年,又勾起了那些回忆,刚好前些日子榨完油剩下一担茶子合里,想着等腊月了,和母亲一同再烘些腊肉,到时候再重温一下儿时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