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螯合物、络合物 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的物质。 金属螯合剂(metal chelating agent)可以通过螯合剂分子与金属离子的强结合作用,将金属离子包合到螯合剂内部,变成稳定的,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金属离子起作用,可以用于解毒,印染,阻垢等方面。 由一个简单正离子(称为中心离子)和几个中性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叫配离子(又称络离子),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叫配位化合物。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 常见的螯合剂如下: 乙二胺四乙酸(EDTA)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 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EDDHA) 以上3种螯合剂的螯合性能依次增强,但 EDDHA 价格较贵。 EDTA是螯合剂的代表性物质。能和碱金属、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等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 络合物:亦称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错合物。是指由一定数量的配位体(负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于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周围而形成复杂的、与原来组分的性质不同的分子或离子。含络离子的盐称络盐。 螯合物: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由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体与同一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环的化学反应——螯合作用而得到。带有的电荷的络离子螯合物可溶于水中。 配位体:是能提供电子对配位化合物(或络合物)中的中心元素相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 范德华半径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是指在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如稀有气体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范氏(范德华)半径 非金属元素有一种半径,叫范氏半径.例如,在CdCl2晶体里,测得在不同的“分子”(实际是层状的大分子)里Cl与Cl间的核间距为:d(Cl-Cl)=0.376nm. 取其值的一半定为氯原子的范氏半径,即:r范=1/2(0.376nm)=0.188nm. 对非金属元素,总有r范>r共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关系.图中表示出2个Cl2,在同一个Cl2里,2个Cl核间距的一半是共价半径r共;在不同的2个Cl2间,2个Cl的核间距的一半是范氏半径r范.显而易见,r范>r共 . 一般来说,对于金属元素,只有共价半径和金属半径;而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有共价半径和范氏半径;稀有气体元素只有范氏半径.高中教材上原子半径全部用的是共价半径,所以稀有气体元素的半径与同周期其它元素没有可比性。. 共价半径 共价半径是指连接相同原子的共价键键长的一半。符号表示为 pm 或 Å。 分子或晶体内部相邻原子的共价半径的和与这些原子的核间距离相等。在假定原子结构是球对称的情况下,正常的共价半径是指典型的共价键或者配位键中由该原子的核中心到其外层价电子的距离。多重键的键长比单键短。一般,双键半径是单键半径的86%,三键半径是单键半径的78%。 旋体 消旋体 racemic modification 由等量对映体构成的光学不活性的物体。结晶时有右旋微结晶和左旋微结晶的单纯混合物的状态,以及在结晶的单位格子中对映体分子各以相同数目存在的情况。 内消旋体与外消旋体的定义 内消旋体:分子内含有不对称性的原子,但因具有对称因素而形成的不旋光性化合物。例如内消旋酒石酸分子内虽然含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C*,但由于它们具有对称因素,一半分子的右旋作用被另一半分子的左旋作用在内部所抵消,因此是一个不旋光性化合物 外消旋体:一种具有旋光性(见旋光异构)的手性分子(见手征性)与其对映体的等摩尔混合物。它由旋光方向相反、旋光能力相同的分子等量混合而成,其旋光性因这些分子间的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是不旋光的。外消旋体常用D,L-标记,如右图所组成外消旋体的两种分子除旋光方向相反外,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相同,外消旋体是由一个具有潜手性中心的分子在生成一个手性中心时的必然产物。如果要从外消旋体的一对对映体中分离出其中之一,必须经过拆分的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