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教育模式

 水竹ezweqh53rj 2017-12-16

近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院校规模和招生数量都上升很快,目前已经有104 所大学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400 所左右大学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但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理念、模式、课程设计、师资配备等方面看,还存在不少短板。教育系统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主渠道,通过这一渠道输出的专业人才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不仅应是实务者、管理者的中坚力量,更应是理念的传播者、本土化的引领者。本期热点论坛专门讨论教育在回应本土化社会工作发展对人才的渴求, 以及前瞻和引航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中应该怎样定好位,发挥好应有作用这一话题。


1
主持人: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故社会工作教育较晚出现,而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工作发展是教育先行,与实务缺乏“天然连接”。面对实务界反馈的高等教育输出人才“实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社会工作教育在教学和师资等方面应做出哪些调整?

童小军:这个问题涉及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社会工作发展初期,最大的问题是学界和教育界不认同“社会工作是一个学科和专业”。教育研究者们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论证“社会工作是不是专业”,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者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科理论。

如果采用“逆向”视角来分析发端于实践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实,我们得到的启示就应该是:必须让我们的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去回应社会工作的实务需求。此即社会工作教育的定位。如果用它来指导建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培养目标和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课程安排、授课平台、授课方法和授课师资等都需要做出较大调整。比如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应确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教育阶段,学校要教会学生面对具体的服务对象时,能够按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要求规范操作,准确评估并有效回应服务对象常见的服务需求。硕士教育阶段,学校要使学生具有更加准确评估和回应常见服务需求的能力,同时能够较好评估和回应服务对象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即具备非常见服务需求的综合应对能力。博士教育阶段,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准确评估和有效回应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还需要培养学生能够敏感到因社会变迁而导致的服务需求的变化,并能够基于已有的实践创新服务模式,有效回应新的服务需求。


梁建雄:目前,内陆高校社会工作课程教师很多都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曾经在前线做过实务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会影响社会工作教育的质量。社会工作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产出能够胜任社会工作相关职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由这个定位出发,建议内陆高校着力增加教师接触实务的机会,也可以引入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士协助教授高校课程中的实务和伦理部分。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学生的实习课程,则更应该强调由实务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督导。


2
主持人: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对专业实践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回应社会工作本土化构建的实践教育显现出哪些不足?如何弥补?对于在实践教育示范及平台短缺情况下出现的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现象怎样看待? 

何雪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并不局限于高等院校这个小环境,还要取决于更大的社会环境。应该说, 实务能力的培养核心在于专业实习,但现在学生实习环境不佳:实习机构缺乏有资历的督导且尚未形成专业支持的环境,少数实习机构甚至视实习生为廉价劳动力; 学校与实习机构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专业联结,促进专业能力提升的良好生态尚未形成。尽管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已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但不能否认的是,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内含于“教育先行”这一特征的,很多地方的第一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就是高校教师办起来的。这一特定的安排在

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还是要回归教育者的本职。建设一个具有本土化色彩的实践教育体系至少还需要20 年时间, 它是与整个社会工作发展环境的改变相伴而生的。


梁建雄:实际上,内陆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平台并不是在数量上存在问题,而是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由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和人才的跨地域知识与经验交流仍然不足,沿海地区社会工作行业的优势和经验并没有系统地被借鉴运用到内陆地区,这样一来内陆一些服务项目为专业实践所能贡献的能量就十分有限。目前,各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领办机构的情况很普遍,但很多机构并没有成为该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对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通过采取不同于一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确保其示范和引领作用。


3
主持人:随着实务工作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实践的内容逐渐超越了现有教育所传授的书本知识范畴。请谈谈如何实现教育对实务的“灵敏对接”和“及时提炼”,以建构本土化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童小军:提炼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而实践是以现实需求为基础的,因此,实现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服务实践灵敏对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明确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存在空间,即实践领域。从应然的角度,可以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对照我国社会,分析和寻找本土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从实然的角度,则可以演变出很多不同的路径,如嵌入的路径、融合的路径等。但是,无论是应然还是实然的路径,最核心的都是要明确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究竟应该并能够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本土的社会工作领域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很好地做出回答,我认为这也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道路上较大的障碍,亟待解决。


梁建雄:内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欠缺弹性。事实上,不同地区或背景的高校应该定期检视国家、地区层面的实务发展情况,因应政府购买资金的改变和社会问题的变化调整课程设计。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大学应该因其地域高度城市化带来的社区发展问题设置更多社区社会工作的课程,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就应该提供跟扶贫、创办社会企业和拉动企业参与公益等相关的课程。在香港,不同高校会因应他们的背景或对社会问题关注的不同而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做出不同的侧重,这种差异在内陆的高校却不明显。


4
主持人:实务工作的推进使得社会工作的分领域发展成效显著,但社会工作教育仍停留在综合阶段,缺乏精细划分。请问社会工作人才由“通才”培育转向“专才”培育是否时机成熟?应如何推进?

何雪松:先综合、再细分,这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我的建议是,社会工作本科以“通才”为主,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以通才模式加专业方向为主。部分较为成熟的服务领域,可以考虑与高校合作进行“专才” 培养;部分行业特色非常明显的高校,也可以尝试进行“专才”培养,比如医学类高校,可以医务社会工作和精神健康社会工作为特色。


童小军:我认为目前可以着手考虑推进社会工作教育从“通才”培育转向“专才”培育,但需要谨慎, 要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社会工作是一个依托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专业和职业,尽管现实中的服务需求分类越来越明晰,但回应这些需求的服务大多还停留在试点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还不成熟,而制度建设,尤其是其中的政策法规和服务规范标准等内容,都是人才培养和实务提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工作的“专才”教育,可以根据具体“专才”领域的发展状况,采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的策略,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


5
主持人:价值观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人才培育中,应怎样加强价值观教育?

何雪松:这是一个大难题,应该说目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都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之难在于:专业价值观可能与学生自己、学生的家庭乃至社会的某些价值追求之间发生冲突;学生在专业实践领域的所见所闻与专业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学而熟知与坚守践行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社会工作教育者既要认识到要回应这样那样的冲突、反差、鸿沟,又要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是与更大的社会背景勾连在一起的。


梁建雄:价值观是需要内化和被琢磨的,中间的链接就是实务工作中的一些情境冲击,因此单纯书本上的讨论并不能解决价值观教育所遇到的困难。伦理是价值观的具体化,目前内陆缺乏社会工作伦理标准建设,关于伦理问题的案例与讨论文章亦不多见。我建议实务界应该多搜集一些伦理相关的案例,邀请相关专家做出评注并争取通过媒体发表出来,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各地也应该展开更多的社会工作伦理研讨,助力酝酿出台相关的伦理指引和参考准则,这样高校的社会工作伦理教育才能走出纸上谈兵的阶段。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谢 霄
设计:谢 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