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帝陵被盗案谈一代帝王的悲哀(二)

 5菲菲 2017-12-16

上回说到,生不逢时的崇祯皇帝,尽管有种种不想让大明王朝断送自己之手的理由,但是所谓“时也,势也”,一代帝王最终身随国亡,葬于天寿山,墓称“思陵”。


思陵虽是在贵妃田氏墓的基础上升了等级,但作为帝陵,该有的配置也应该齐全,而且在陵前有一组神秘的装备——五供。五供即五件器物,中间为一鼎式炉,两边各为一只烛台和花瓶(亦有言花觚者)。


明代  思陵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思陵前面确实有五个石质五供。对于五供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多地认为它们是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被用来供奉佛的,唐宋元时期也用于放于墓葬之中作为祭祀之物。然而五供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而且一经出现就用于供奉佛,似乎略为牵强。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穿梭于中国数千年历史,揭开五供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我们都知道,自人类出现以来,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对大自然的恐惧,使人类当时多奉鬼神,哪怕到了商周之际,也遵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则,把祭祀摆在第一位。夏商周属于青铜时代,青铜的制作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所以祭祀所用多为青铜器,常被所知的便是青铜鼎、青铜豆等,这个时候的青铜器种类很多。然而事死如事生的古代,青铜器也常被陪葬于高等级墓中,如妇好墓,仅青铜器就发掘出468件。这是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祭祀制度,当时处于一个程序复杂但有序进行的时期。


战汉时期,青铜时代结束,陶器在商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虽有漆器独当一面,既实用又尊贵,但是漆器终究没有在战汉时期乃至在以后的社会中成为一个有分量感的礼器,它的陪葬多是为了显示逝者的高等级。


西汉  漆绘云纹匕  马王堆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虽然在高等级墓葬中发现有青铜礼器的随葬,但是在战国中晚期,陶制礼器已经开始与青铜礼器并用于封君和贵族大墓之中,陶制礼器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时期的陶制礼器的组合,一般多为鼎、豆、壶,这也为战汉时期陪葬礼器的基本组合!这类的墓葬比如河北中山国陵墓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三晋两周地区。


西汉时,陪葬礼器鼎、豆、壶的基本组合开始发生变化。因为这个时期的豆多以长柄的灯的形制出现,也叫烛豆。鼎、壶依然存在。



战国  铜浅腹圆盘豆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  豆形铜灯

湖北省博物馆藏


从上面两张图来看,豆和当时的灯是不是很像呢。


鼎的形制历经数千年,整体没多大变化,深腹加三足为其基本造型。只不过经历了礼制繁缛的奴隶制社会,鼎的功能不再赋予多重功能于一身了,它的功能就单一地归到祭祀性上。


多数人印象中的壶就是那种带执手,分大口小口的器物。其实不然,壶的形制非常多,咱们现在看到的瓶子就是壶的形制之一。


金代  茶叶末釉'酒国长春'四系壶

观复博物馆藏


如有被绕晕者,可以参阅7月14日观复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瓶子有几个口?》。


经过以上分析,对于五供的前世今生,你清楚了吗?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但无论帝王多么推崇,佛教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的,而且大家并不会准备好了这些供器来专等佛教的传来。肯定是先有供器,而后待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应用于佛教。


唐宋元之后,五供的祭祀对象便扩大化了,不仅可以应用于逝者,也多用以供奉佛。尤其在清朝,清朝统治者对佛教的信奉,使得五供的材质比较丰富。


清乾隆  景泰蓝五供

观复博物馆藏


比如观复博物馆馆藏的景泰蓝五供,大家之前看过观复遥远老师关于景泰蓝的文章,对景泰蓝应用的等级应该有一些了解吧。那么对于这一组景泰蓝五供是应用在哪里,您能猜得到吗?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三件器物的组合,不是人人都可以死后用于陪葬的,必须有一定等级限制的。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历朝发现鼎、豆灯、瓶三者专业作为供器的为发现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的一座元代墓,墓中鼎、豆灯、瓶并列陈设。此时为三供。


元代   三供

福建泉州出土


到了明代,在朱元璋的孝陵里面发现了瓷质的五供。


明代  孝陵白釉五供

明孝陵博物馆藏


类似于崇祯皇帝的思陵前面的石质五供,成组出现,目前所知始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位于安徽凤阳县的明皇陵前的五供乃为后来放置。


明代  长陵五供


朱元璋的孝陵为宋代帝陵向明代帝陵的形制过渡阶段,自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其长陵的修建多沿袭孝陵,但局部有一些变化,此后明朝历代帝王陵皆以长陵形制为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长陵之后的帝陵前面有石质五供出现。这个时候五供不仅仅是一种祭祀的象征,更多的是等级的代表。


除了帝王可以享用陵前陈设五供的配置,在潞简王朱翊镠的墓前也发现了石质五供。


明代  五供潞简王墓


朱翊镠,与万历皇帝同母,俩人亲兄弟。他的墓前陈设五供,这也符合文献记载说,朱翊镠生前很受母亲和万历皇帝的喜爱。


但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长陵的五供是放在石质案上的,而朱翊镠墓前五供则是分开摆放的,所以虽然都有五供,但有无石案另有深意。


明代  定陵五供


我们可以看到万历皇帝的定陵前的五供是放于石案上的。朱翊镠的地位肯定没有万历皇帝高,所以在等级设置上也会有所凸显的,朱翊镠的五供单独摆放于地上。所以五供是否放于石案上是有等级之分的。


这就是小编要说的崇祯的又一个悲哀之处。亮点就在思陵墓前的五供。


明代  思陵五供


我们可以看到思陵前的五供,竟然与潞简王朱翊镠墓前的放置情况一样,孤零零的分开摆放!所以思陵的等级并不像之前的明帝陵那样至高无上。


一代帝王,崇祯去世之后的礼遇实在难配得起“皇帝”二字。然而就是这样的象征对崇祯帝祭祀的五供,在去年,其中一对烛台不翼而飞。更为糟糕的是,这对烛台在被盗后近一年才被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