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伤寒论方解(六)

 罾事物语 2020-12-01

伤寒论方解(六)

王东海

大陷胸丸

治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黄半斛、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斤(去皮尖)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碾如脂,和散取弹丸大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匙,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不下再服,禁如药法。

方歌:结胸状如柔痉状,言其结甚反张形,大陷为丸葶杏益,蜜和入遂煎法精。

方解:方名大陷胸丸者,其结之处较大陷胸汤而在上也,胸中邪热与水结实,其势上壅,则颈项之气不行,能仰不能俯,而反张如柔痉之状也。如此之证,若以大限胸汤,其苦寒之力虽峻,而易于趋下,不能久留于病所,故改汤为丸,更加葶苈、杏仁以利肺气而泄水。丸为有质之体,性缓而持久,仍煎为汤,取其速发而又持久。加白蜜者,亦缓药之下行也。

蚊蛤散

治病在太阳,应以汗解,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热被却而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据论法当以金匮蚊蛤为应证之方,今改)。

麻黄三两、生姜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蚊蛤五两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方歌:表邪误遏热而烦,肉上如粟内尚安,蚊蛤大青龙去桂,减麻轻解表中寒。

方解:此即大青龙汤减麻黄之半,去桂枝加蚊蛤也。彼治太阳风寒两伤营卫同病之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乃外寒闭郁,内热郁蒸,此治风寒在表,反以冷水遏其邪热之透发;邪热被郁于肌表,乃外盛而致内烦。皮毛为冷水所束,收引而如粟起,邪热在表而不在里,故意欲饮水而不渴;表邪郁于肌表,热而且烦,似大青龙证,但无太阳之经证,故去桂枝减麻黄,以不须大汗取微透肌表,然犹恐过汗,又加蚊蛤之酸涩,同麻黄生姜行于肌表,以约其升发之力,意欲皮毛疏则热透而汗不行,以散为名而又微煮,取其轻扬也。

麻黄汤

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一升,去上沫,内诸药,更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方歌:麻黄开卫桂行荣,宣发还能降杏仁,甘草调和麻桂合,寒随汗解喘疼平。

方解:方名麻黄者,取麻黄之功用开通肺络,以达皮毛,使营中之寒邪从汗出而解也。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寒伤营之证也。人身之中,肾主骨而属水,与寒同气相感;寒性收引而坚劲,寒束其体,筋骨被遏而不柔,则疼痛也。寒入其体,郁闭而蕴为热,寒为阴邪,阴盛则伤阳;卫阳为寒所伤而失卫外之功能,又卫已伤不能再胜外寒,故恶寒也;无汗而喘者,寒主收引,阴主闭阖,则皮毛致密,皮毛内合于肺,肺气为寒所袭,失其下降之常,则开阖之机不利,则气上逆而喘也。故以麻黄性温、味苦辛、中空入肺,以开通肺窍而达皮毛;杏仁色白入肺,苦辛而宣肺降气,同麻黄之开泄而降气平喘;桂枝宣心阳行荣卫,温里达外以散营中之寒;麻黄君桂枝开卫以散寒,桂枝臣麻黄行营以宣瘅,甘草之甘和助麻杏以开泄,助桂枝辛甘以鼓舞使寒邪从汗出而解,则诸证自平。(未完待续)

讨论交流请加作者微信:15973406013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