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爱好者必知

 石家庄大道太极 2017-12-17
太极拳-王道钧
莫做愚昧之争
关注
太极拳爱好者必知
太极拳养生爱好者必知

太极拳爱好者想要练好太极拳。 必须先知道拳架里头,最重要的是什么,它们对身体起到的作用以及帮助是什么。 而不是盲目练习, 最后不仅没得到养生的效果,反而把身体练伤或者造成难以磨灭的痛苦。

我个人认为养生,是把身体不规则的力产生的运动,所造成不适的根源有效解决掉, 从而达到安正中舒的效果。 什么是安正中舒? 身体安静, 顺畅即可。筋、骨、皮痉挛 , 即是不规则的力,同样是人体的通病。 古人云:病从口入, 那么口病之根源在何处? 太极拳讲究喉头呼吸(喉头永不抛) ,此方法即能解决口病的根源, 同样可以化解全身筋、骨、皮痉挛的问题。 长时间训练, 便具备了太极拳架所要求的“含胸拔背” 。 那么怎么做? 做到什么程度? 又如何说明它可以养生?


“含胸拔背” 起到的作用是强化器官内膜, 器官内膜得到强化了, 气力也就上来了, 通过长时间的量化训练, 便可以起到脱胎换骨之感。 所谓的内伤, 其实就是器官内膜受损。


曾经有很多人咨询我, 古人经常说的意,指的是什么? 我回答 “凡是有形之物皆为意。” 此意我认为是“脏器内膜的力量”。 他似乎不懂, 于是用肉体局部做了一些运动给我看。 我对他这个运动,称之为肢体语言。 此运动是由闭合的骨骼、长住的筋所造成的感知,产生的挣扎所至。 太极拳的松, 就是通过由内而外, 把这种挣扎的力量运动化解开, 使筋、骨、皮等得到安宁。 从而达到整体。


关于 “整体” 如何训练。 对于多数太极拳爱好者或武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运动。 那么怎么做到 “整体” ? 唯有通过太极拳的要领 “倒重心” , 关于这个要领, 多数人都理解成了 “局部肢体语言运动” 。 这个是误区。 每个太极拳爱好者, 首先得把 “倒重心” 学明白, 练扎实。 一套拳架多达三百多个倒重心。 如果练错, 就变成痉挛运动。不仅达不到养生,反而会把关节拉伤或者造成筋、骨痉挛, 甚至把器官内膜伤到。


人体痉挛的力量,来自于人类出生之时,面对陌生的世界及肉体, 产生的恐惧。 人出生便分为两种性格, 一种惧内称之为内向性格, 一种惧外称之为外向性格。 不管是外向型, 还是内向型, 所形成的力量都称之为痉挛力。 这种力量不仅会对我们的肉体造成不同层次的伤害,同样会影响我们的性格。这对我们是非常痛苦的。 每个太极拳爱好者, 切记莫做愚昧之争,为了追求个性,舍本逐末。 所谓的大道其实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性,切勿去同存异, 偏离共性。 

关于太极拳推手, 是师父通过学生的器官内膜, 帮其顺开痉挛堵塞的过程。 社会上有很多借用徒弟或学生的某些部位的痉挛下手, 通过巧力加重学生痉挛使之产生痛苦, 从而达到自己水平的大师, 我个人认为是不明智的行为。 甚至大部分人, 都赞同这些行为。 大道至无, 意落归空。 切记莫做武盲, 害人害己。 


以上内容,是本人经历实践总结,希望帮助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记得转发并关注。


发布于 2017-1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