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人所耳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1 1=1,1 1=2?

 2017helloworld 2017-12-18

国人所耳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1+1=1,1+1=2?

因为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贡献,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的传播度很高。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确切内容,也不知道陈景润具体做了什么样的贡献,却以讹传讹。使得哥德巴赫猜想成为误读最多的一个数学难题,其他难题由于传播度不高,反而没那么多误读。

国人所耳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1+1=1,1+1=2?

近代数学的始祖,欧拉

读高中时,某天在校门口邂逅了一场奇葩对话。一位水泥工小哥与我的同学聊哥德巴赫猜想,并称他已经有证明了1+1=1的思路。其如是说“比如这有一堆水泥,那有一堆水泥,搅和在一起就变成一大堆水泥。比如一斤苹果,再加一斤苹果,不就变成一公斤苹果了。”我的同学当时竟深以为然,我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但也说不出来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1742年,哥德巴赫先后两次写信给大数学家欧拉(称得上是现代数学的始祖,几乎所有像样的数学家都是他的徒子徒孙),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 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 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素数是指“大于1,且除了1和自身以外,没有其他因子的自然数。”

国人所耳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1+1=1,1+1=2?

陈景润雕像

近300年来,在证明这一猜想的过程中,无数数学家都为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也提出了很多研究路径。其中我们所熟知的陈景润,以及数学家王元、潘承洞等,都是沿着“殆素数”路径开展研究。

什么是殆素数,陈景润的主要成果又是什么?

  • 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不超过某一固定常数的正整数;

  • 陈景润的研究,可以笼统的称为1+2,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或者可以表示为1个素数与1个素数因子为2的殆素数之和”。

国人所耳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1+1=1,1+1=2?

华罗庚雕像

中国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贡献:

  • 华罗庚: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 王元:1956年证明了“3+4”,1957年证明了“2+3”,1963年证明了“1+4”;

  • 潘承洞: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也证明了“1+4”;

  • 陈景润:1966年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

所以,各位亲,哥德巴赫猜想不是什么1+1=2,更不是1+1=1,花几分钟大概了解一下就能避免以讹传讹了。何况,这是国人对近代、当代数学为数不多的重要贡献了。

另外,大家还记得我之前那个不成熟的总结么?数学中的难题大多具备两个特征:

  1. 很好理解的大白话;

  2. 以及没有结论的开放性命题

再来对照一下今天介绍的哥德巴赫猜想,看看是否符合这两个特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