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经济范式变化将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方面

 yanyahoo 2017-12-19

技术经济范式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由技术创新引发主导技术结构变化,进而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造成变革的过程。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技术将以革命性的方式迅速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并不断对整个经济结构进行呈几何级数的渗透扩散,并逐渐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营销模式以及整个经济增长形态,由此决定经济活动新的范围、规模和水平。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技术经济范式和新技术经济范式交叉重合期,随着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的新特点,从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组织方式等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产生影响。

影响之一: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需要更加稳定、包容的公共研发平台。

任何技术经济范式都是在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两者互动的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两者发生作用的最直接因素即是“关键生产要素”,其主要特征包括:1)成本较低并且相对成本迅速下降;2)在长期内几乎无限的供应能力;3)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具备了关键生产要素的特征,对其他新兴技术和产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在智能电网、移动医疗、新能源等领域这些技术正在发生耦合效应。与此同时,各领域多条技术路径正在激烈的竞争,这对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蕴含着很高的风险。面对这种竞争,需要从公共科技投入的角度建立开放、包容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整合现有各类科研机构,通过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保持对多种技术路线的持续创新和选择能力。

影响之二: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性变化将导致企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加,需要由核心企业主导的更加敏捷、低成本的创新网络。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活动产生了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将促使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升级。目前,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是“集中生产、全球销售”的生产组织模式,而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分散式和社会化生产方式将使“分散生产、就地销售”成为新模式,这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经济全球化模式。在未来的产业分工中,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同步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而由领先企业主导的多层次的企业群是保持创新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对技术企业创新的支持,需要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围绕领先企业系统引导中小型科技企业群的发展,发挥企业间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协作效应,降低整个行业的创新风险。

影响之三: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需要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

近年,随着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日趋多元化,不仅涉及传统的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科技投入,来自企业、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也大幅度增加。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除了直接研发支持外,后补助、创新券等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更加广泛地被采用。为了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既需要持续发挥政府引导和宏观协调作用,也需要更加强调多方主体的参与性、合作性,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技治理的积极性,提高研发活动的自组织能力。这种多主体、协同的治理结构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提供制度保障,并适应和促进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

影响之四:个性化定制需求逐渐旺盛,需要更加前瞻、深刻的用户参与。

用户已经深刻的参与到创新的开始阶段,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第一,移动互联网、3D打印等技术推动了制造模式更加贴近最终需求,制造业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定制”将更接近现实,进而引发模具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等传统制造业在设计、生产、销售模式上的变化。第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新能源、物联网、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新兴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三,与传统产业相比,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新兴产业在组织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新能源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消费方已经深度参与,需要在工程设计、投资、建设的初期就和最终用户开展合作。在未来的创新活动中,不同于传统的消费意义上的用户参与或市场培育,用户也将成为创新体系中的一类不可忽视的主体。

影响之五: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需要更开放、宽松的人才“红利”释放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主要依赖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但这种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将加速削弱。但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大幅增加,科技人才红利有望成为未来新的竞争优势。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需要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创新体系完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通过人才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加快释放新的人才红利,用科技人力资源替代物质性的生产资源。

面对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及其复杂深刻影响,国家创新体系也将同步完善和演进,政府需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政策设计主导调整国家创新体系。

第一,强化创新链后端政策。创新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产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动力机制的转换,根本上需要微观层面的企业发展动力转变,要激发企业依靠创新求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通过环境、质量、要素成本、反垄断等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把牟利动机转化为创新动机,特别是要有效保护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的合法利益。也要根据企业规模、领域的不同特点,分类加强公共创新服务,提供多元化的公共产品,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同时,通过需求侧政策、释放明确的市场信号,引导企业集成技术、资本、人力等资源,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价值。

第二,迎接技术制度互动的新周期。共享经济、数字化等涉及政府治理、市场规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需要相应的治理水平来保障。一方面,注重科研活动自身的数字化。面向科研项目管理、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科学数据版权、专业人才、用户参与等问题实施科研活动数字化行动,明确科研活动数字化的重点内容和政策,提升科技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注重所有利益相关者间的对话。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的设计和落实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也需要在启动之初吸收行业组织、企业、(网上)社区等方面的代表参与。

第三,夯实基本创新制度。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健全基础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体系稳定。例如,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确保公共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高效联系;修订《反垄断法》、《专利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职务发明条例等政策,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商业秘密诉前保护等制度;针对政府出资建设的科研机构制定法规或条例,通过法律形式明确科其职能定位、出资人、运行管理机制等基本制度。

引用本文:

李哲.技术经济范式变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和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7): 28-32.

Citation:

LiZh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 Change on NationalInnovation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hina, 2017(7): 28-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